专家:食品安全技术鉴定短板应当完善
辽宁省几家法院近期相继宣判涉食品安全犯罪案例一些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被告人领受刑罚但也有个别被告人因技术鉴定无法明断致证据欠充分而免于刑罚专家表示当前在打击制售有毒有害食品乱象上存在技术鉴定跟不上的短板应当加以完善
沈阳市中级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王世光介绍目前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呈现新的特征犯罪分子往往将黑加工点黑作坊设置在城乡接合部的隐蔽地区不合格食品的生产销售均无记录无账目另外共同犯罪案件上升大多形成原材料提供初加工深加工批发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
在打击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行动中暴露出的一大问题是技术鉴定环节相对滞后去年葫芦岛中院对一起毒豆芽案件终审作出无罪判决原因就是技术鉴定环节证据不充分2013年当地业主郭晓军鲁刚在生产绿豆芽过程中使用速长王药品次年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出具检测报告结论为速长王中含有赤霉素等三种物质不过法院认为没有证据证明在豆芽上喷洒速长王后检测出的三种物质对人体能造成何种危害三种物质的安全性不清楚
工商部门的工作人员透露目前工商部门的食品快速检测也存在短板所能检测的项目及种类相对有限一些影响食品安全的隐患尤其是是否添加了禁止加入的添加剂无法给出相对确定的结论同时受技术水平限制个别检测项目的准确性和效力尚有不足
辽宁省律师协会会员陈宝龙提醒打击制售有毒有害食品乱象宜多部门联动重拳出击在提高技术鉴定水平的基础上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建议执法部门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有效监控一旦出现问题食品添加剂可以第一时间查明生产销售渠道和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