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干冰惹的祸 一声巨响 候车室里突然奶油四溅
陈师傅是杭州一家饭店的厨师昨天一大早他带着巧克力酱奶油等等食品原料要赶去上海参加一项烹饪大赛早上7点45分陈师傅坐在了杭州城站火车站的候车室里
突然随着一声巨响从他放在边上的包里巧克力酱和奶油猛烈地四散喷射出来飞溅到了边上的旅客身上
这是什么情况啊被吓到的旅客们面面相觑得到消息的城站派出所铁警第一时间赶过来但是一时也闹不明白怎么就发生了如此蹊跷事
愣了那么一两秒钟看看身边旅客们被奶油巧克力酱喷了一身的狼狈相再看看满地的塑料片陈师傅一拍脑袋猛然反应过来了
坏了一定是我包里的干冰炸开了
厨师带着干冰
是为了保持比赛食材的新鲜
稍有化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干冰乃是固体二氧化碳温度为-78℃人们最常见到它的场合就是舞台上喷射出来用于制造气氛的白烟
作为厨师陈师傅很明白低温的干冰可以作为食品的制冷保鲜剂这也是他今天带干冰的初衷路上可以让自己带的食品原料尽量保持新鲜
不过陈师傅这次疏忽了一下他把干冰装在了一个塑料饮料瓶里而且将瓶盖拧紧了这样一来这些干冰就处于密闭的状态一旦受热固体变成气体体积要膨胀许多倍(可以高达800到1000倍)一下就把塑料瓶给炸裂了
瓶子炸裂贴着放的巧克力酱和奶油自然就都喷射出来了幸好这些食品原料都是软乎乎的除了弄脏衣裤和行李边上的旅客都没有受什么伤不过陈师傅还是感到很不好意思
铁警在搞清了事情的原委之后又对陈师傅一番警示希望他以后小心再小心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同时铁警也发出预警提醒市民注意
干冰惹祸
并不是第一次发生
这确实是一个小概率的事件不过因此造成险情的也确实存在
就在前几天央视曾报道了这么一则消息
为了过生日北京市民吴女士买了一个冰淇淋蛋糕当时随蛋糕到手的还有作为制冷保鲜剂的干冰冰柱店家没告知吴女士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只觉得好玩就把冰柱放进了空矿泉水瓶然后随蛋糕一起放进了冰箱里哪里知道事后冰柱炸裂了瓶子甚至把冰箱门都炸飞了专家当时解释干冰的温度比冰箱要低很多亦是受热膨胀导致了险情的发生
本报去年11月也曾报道过余姚某学校校庆有孩子在跳舞时被舞台上不当喷出的干冰冻伤了
记者随后走访了丹比艺术蛋糕亚都蛋糕可莎蜜儿等几家门店他们都表示未曾使用干冰来冷藏一般就是将产品放进冷藏柜保持0到4度的温度保质期为两到三天
另一家杭州食品企业表示干冰毕竟不如冰块那样可以方便取得企业是不会交给顾客使用的但是如陈师傅那样海鲜等食材若要长途保鲜可能会用上干冰因为它不会化成水那样的状态而弄湿东西但这种情况下还是厨师等专业人士使用干冰较多
储存干冰
切忌密闭或跟液体混装
记者采访到了杭二中的化学老师林肃浩
林老师说作为固体二氧化碳的干冰对环境污染很小且不会化成液体状态所以多被餐饮企业用来当成制冷保鲜剂但普通市民使用确实不算太多
林老师提到干冰的储存确实有讲究最好还是用钢铁质地的瓶子或罐子储存并且不要密闭否则确实容易因为受热固体转化成气体使得容器壁受到的压强增大导致险情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