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物价上涨 深圳人连打酱油也要到香港
眼下打一瓶酱油深圳人也考虑跑一趟中国香港
一瓶500毫升李锦记生抽酱油中国香港售价5.95元(按0.8619汇率换算)而深圳超市价格是6.6元一瓶750毫升潘婷洗发水中国香港售价44元而深圳卖到了54元整整比中国香港贵了10元
这份价格对比表出自深圳李太太的账本里面清晰地记录着她这些年来赴港采购的货品几年间采购单悄然从化妆品奢侈品转移到了不起眼的油盐酱醋等日用品上精明的何止李太太一人当前深圳主妇赴港采购日用品渐成风尚网民母子妈发帖细数在中国香港买的好用的日用品迅速吸引68万多次点击率足见到中国香港采购日用品的吸引力
曾经内地低物价吸引着中国香港人北上购物热潮风行30年而今深圳人赴港采购日用品渐成风尚这一转变的背后是近年内地物价上涨凶猛同时人民币加速升值使得中国香港物品更显物美价廉李太太说近水楼台的深圳人没理由抗拒
深圳背夫开始迷上去港扫平价日用品
距离深圳罗湖火车站不远便是深圳罗湖口岸对面便是中国香港昨晚8时许被誉为全世界最繁忙口岸的罗湖口岸灯火通明出口游客络绎不绝场面蔚为壮观
晨报记者留意到几乎所有游客都超负荷背上一个双肩包手上拎着大包小包还不忘拉着一个拖箱游客们脚步急促脸上洋溢着血拼淘货后的笑容
见到这番情景同样热衷于中国香港购物的罗小姐告诉晨报记者这些背包客有一个新称谓叫背夫罗小姐解释说以往深圳人赴港大多采购名牌首饰化妆品等奢侈品如今却把油盐酱醋婴儿奶粉家居清洁用品等日用品成包成箱地从中国香港背回家
28岁的罗小姐在深圳一家律师事务所任职以往去中国香港购物热衷于购买品牌衣服对日用品价差并未留意然而去年罗小姐发现楼下的芝士蛋糕单价从20元涨到了25元物价上涨来势凶猛此时罗小姐发现身边的同事渐渐迷上去港扫平货
在罗小姐同事的购物单中以往觉得笨重不划算的油盐酱醋赫然在列连卫生洗漱用品也成为采购重点现在罗小姐除了采购一些必备的日常用品还会从中国香港搬回大包小包的零食罗小姐说包括自己在内几乎所有深圳人都是背夫
在滚滚人流中有一群白发苍苍的老年背夫同样大包小包肩挑背扛不亦乐乎罗小姐说对于习惯节约的中老年人更加青睐中国香港相对便宜的日常用品通常将背包塞到极限才肯善罢甘休
精明中国香港人购物送回深圳车票吸引顾客
去年4月深圳施行深户居民一年多次往返中国香港政策加上开通福田口岸和西部通道深圳市民去中国香港越来越便利周末去中国香港扫货成为一种习惯而记者从罗湖口岸获悉珠三角地区往返中国香港班车上同样出现大批背夫
|中国香港旅游发展局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2010年上半年内地访港旅客人数较去年同期大增26.9%至1048万人次而6月单月人数亦创历史新高
当深圳人赴港采购日用品已成潮流精明的中国香港商人想出了更多的促销手段以便吸引深圳客人
深圳一家知名网站还开辟专门的讨论区让赴港采购的网友们交流心得分享经验一位网友介绍说屯门市广场广告称首次到访的消费者只需在该商场消费满300港币凭当日购物发票即可免费领取一份精美礼品对于网友的这一介绍不少网友纷纷留言表达谢意跃跃欲试
还有网友留言介绍说在一家商场只需任意消费满800港币即可免费换领前往深圳湾口岸的巴士单程票一张
在论坛上深圳网友们还流行互换中国香港的打折卡拼各类消费券
<典型案例>
一位深圳老太的赴港采购账本
买了22件日用品省了800多元
对于退休在家的李太太来说去中国香港逛街采购日用品已经成为一种工作和乐趣而深圳和中国香港物价之间愈来愈大的鸿沟正是这位57岁老太乐此不疲的动力
当了一辈子会计李太太养成了每日记账的好习惯2007年李太太第一次随子女去中国香港发现中国香港物价特别贵吃一碗面要38元结果自己和老伴在花园街各买了一双鞋便匆匆返回
此后每隔三个月李太太就会前往中国香港给孙子购买奶粉渐渐地李太太发现深圳商场一碗快餐面也卖到30多元钱水果价格一路高涨而中国香港的物价则在下跌这期间国际货币市场上人民币大幅升值港币缩水
去年的一天李太太发现一卷维达纸巾中国香港才卖2元而深圳的售价约3.3元吃惊之余李太太买了满满一袋子纸巾回到深圳随即小区疯传李太太在中国香港购纸巾的事情但邻居们的反应让李太太感觉很意外很多人都支持我要跟我去中国香港采购纸巾
李太太保留着一张今年4月2日的购物清单一共有22项之多其中包括纸巾牙膏化妆棉棒女性洁肤液化妆棉万金油防晒乳液电动牙刷护发素润唇膏补水精华素控油调理日霜润手霜等采购金额达到3200多元李太太算了一笔账同样在深圳采购上述物品总价要超过4000元
在李太太看来由于深圳和中国香港物价存在着较大的价差同时往返非常便利深圳人赴港采购日用品是很正常的同时李太太认为中国香港出售的物品质量更有保障用起来更放心
在最近的一次采购中李太太还带上老伴当搬运工早上7点从家里出发过罗湖口岸后拿着八达通卡搭乘地铁40分钟便可以抵达上水商业区在熟悉的商铺里采购完毕立即原路返回通常还能赶上家里的午饭
<记者手记>
从港人北上批袜子到深圳人赴港打酱油
|对于中国香港与深圳之间悄然逆转的采购潮经历了深圳特区沧桑巨变的李太太亦颇觉感慨
李太太回忆说2000年左右中国香港自由行刚放开那会中国香港的物价让深圳人望而却步而深圳低廉的物价则引发了港人北上购物潮
那时候罗湖口岸都是一群从深圳购完物大包小包往回赶的中国香港人不仅如此一些在中国香港收入较低者来到深圳后乐不思蜀因为凭这收入在深圳能过上体面的生活李太太认识一位中国香港家庭主妇梁太太在前几年每次返港之前梁太太都会大批量购买卷纸袜子之类的日常用品直到手推车全部塞满
过去的十年间中国内地经济经历了让世界瞩目的高速发展富裕起来的内地人开始涌入中国香港大量采购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内地游客并没有把目光投入到日用品上更多的是盯着价格相对便宜的高档奢侈品报纸上经常出现内地富豪豪购LV包包的新闻
近年来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升值人民币兑换港元经历了100港元兑97元人民币到100港元兑换87元人民币的迅速攀升人民币的购买力大大提升中国香港城市大学博士生吴木銮介绍说内地通胀压力与经济高速发展如影相随物价节节攀升但深圳物价猛涨与港币贬值此消彼长中国香港日用品竟然形成了价格低洼
不经意间梁太太发现深圳物价短短半年内攀升约1到2成在深圳买日用品的成本已经逼近中国香港某些甚至超过中国香港一部分原本打算在深圳养老的中国香港人选择回到中国香港
如此一来深圳人去港扫平货之风悄然风行深圳人摇身一变成为背夫
如今梁太太返回中国香港两手空空而从中国香港往深圳则捎带日用品在梁太太看来按照深圳物价上涨速度用不了多久也许深圳人买一支牙刷也会跑到中国香港不过对深圳人来说真的不希望也不想看到这样一天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