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变身车展的CES:热闹有余 诚意不足
这是一届无比热闹的CES车展十家汽车巨头来了七家豪车更是前所未有的多这本应该是被人津津乐道的一届展会但逛完一圈下来却令人感到失望热闹有余诚意不足
经历了去年让人眼前一亮的多项新品和技术洗礼后今年CES小步慢跑的氛围明显虽然对于车厂来说可以理解毕竟汽车更新换代本就缓慢但这里是CES本应该承担起未来一年甚至两三年之后科技风向标的作用众多豪车高调参展却成果寥寥并非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
汽车人愈发高调CES吸引力却在下降
1969年松下推出仅2磅重的1.5英寸电视轰动业界1974年CES极光影碟机首次亮相78年才推向消费市场易主拉斯维加斯之后1985年任天堂娱乐系统诞生最终成为里程碑式产品1999年苹果最后一次参展拿出了Newton电脑2003年CES迎来比尔盖茨的Keynote展示直到5年后他退休这些才是接近50岁高龄的CES应该呈现的面貌
汽车厂商的大规模介入抬升了CES的声势但降低了它追求创新的内核反而让CES沾染了太多传统展销会的气息
首当其冲令人无语的就是宾利我们完全无法理解一台本应该出现在车展的欧陆GT魔声音响定制版为何会出现在CES要知道它仅仅是一台品牌商合作定制车型并不具备任何特殊的科技功能唯一能想到的理由就是宾利来博眼球卖车了
其次令人不解的是阿斯顿马丁先不说RapidS那台神似特斯拉中控的大屏幕在一台GT跑车上加两个后排座椅屏幕用来播放娱乐内容考虑过RapidS的后排空间有多大么?这叫好像让乔丹穿上西装打篮球一样不伦不类加装几个显示屏就能叫做互联概念车乐视是不是太偷懒?请先去看看迈凯轮那辆概念车的改变
最后一个偷懒的厂商是捷豹本次携手英特尔带来的车载互联系统有些随意控制空调出风口的功能太小儿科SmartHome的功能实用性还不够捷豹路虎集团并没有把此前曝光的很多高科技带到CES来推销自家首款SUV车型的意味更重一些
失望虽然很多趋势却也不少
虽然令人失望但集中展出的各种产品还是让我们对于汽车厂商的科技投入有了一些比较清晰地认识
1.自动驾驶新能源动力和车载互联依然是车厂们投入重兵的三个领域其中车载互联成为最简单的突破口架设热点适配APP控制车辆基本功能等都容易实现纯电动汽车成为检验厂商技术能力的门槛大多数厂商只有概念车和混动车型自动驾驶成为厂商的高端通行证有进展的就那几家虽然他们各自的进度也不相同
2.科技公司和汽车厂商联手的主动性在增强福特在开展前宣布投资出行公司Lyft合作研究预约无人驾驶汽车菲亚特CEO马尔乔内公开表示希望与谷歌和苹果等公司在无人驾驶领域合作沃尔沃和日产等四家公司成为微软车联网方案新的合作方
3.车内驾驶舱数字化成为各家概念车探索的方向无论是迈凯轮的全数字化座舱概念博世的全数字仪表概念车微软与哈曼合推的车载办公系统还是宝马i8Spyder概念车的宽大液晶屏都是如此但奔驰可以说是落地最快的继新S之后新E级也配备了双液晶显示屏汽车产品的中控台按键注定将越来越少
4.半自动驾驶和高级辅助驾驶功能开始普及奔驰奥迪宝马和沃尔沃等公司已经开始在旗下新车上搭载相关功能而自动驾驶技术积累较弱的其他厂商也把实现特定条件下的自动驾驶作为了研究目标
5.被说了N年的车联网至今仍然看不到实现的路径一方面是车载互联产品并没有突破娱乐信息平台的单一属性高级功能还无法通过联网操作另一方面车辆之间的互通互联实现难度很高原因在于各家搭载的系统不同产品标准不同通信问题也没有统一的解决方案实现V2V(车对车)的沟通还是一个美好的愿景
6.科技公司介入汽车领域的步伐正在减缓除了谷歌一直在大张旗鼓的测试无人汽车苹果被传闻很久的造车计划之外英伟达的车载电脑高通的车载芯片微软的云服务Here的HDLive地图等都是以底层服务提供商的身份出现经历了前两年科技公司侵入汽车领域带来的大范围恐慌之后人们发现占据主导态势的仍然是汽车厂商你可以说这些科技公司务实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也可以说不是每一个科技公司都具备着改变世界的能力
7.汽车真的不算是科技属性很强的产品它的长研发周期高客单价和交通属性决定了任何科技成果的普及都不能一蹴而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非常漫长我们无法指望iPhone两三年就改变手机行业的事情在汽车界也发生一次所以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都要忍受不同的汽车厂商将说过无数次的技术和产品拿出来反复给大家洗脑仿佛这项技术刚刚诞生只有某家企业具备一样
令人惊喜的诚意之作还是有的
令人开心的Bolt
看到通用的Bolt总是开心的今年雪佛兰带来了它的量产版这是一款可以被称为特斯拉Modle3潜在对手的产品最大续航里程超过320公里9小时可充满电(240V电压下)内饰采用了全液晶仪表盘和电子换挡杆搭配通用的传统优势产品安吉星4GLTE还能通过APP了解车辆充电情况远程启动和空调设置
最关键的是2106年底它将开始量产这和Model3的推出时间基本一致如果有更便宜的售价也许会蚕食特斯拉很多市场份额同时这款车也是诸多国内厂商的噩梦如果还不能推出质变的产品这款长续航合资品牌进入中国后国产高端车型的生存空间会更加狭小
刮目相看的宝马i系列
它将不再是简单的新能源车型了基于i8Spyder的概念车将智能后视镜手势控制泊车和平视显示头盔带到人们面前先不说AirTouch的实用性如何(毕竟手势控制的精准度和便捷性目前远比不上触控)至少人机交互层面宝马的愿景还是很好的
Light&Charge功能也很有趣将LED街灯技术与移动支付和高压电充电功能相结合把车停在路灯下就能充电简单实用soeasy只是这项技术貌似引进国内不太适用
有望超越特斯拉的大众小巴士
BUDD-e概念车有望超越特斯拉在续航里程上这款车的满电行驶公里数将超过530公里30分钟可快充至80%的电量提供了语言手势和触摸三种交互方式借助DoorBird它还能通过网络连接各种智能家居这个比捷豹展出的类似功能要强大很多
你现在就能享受的奔驰新E级
奔驰为新E级配备了两块大型液晶显示屏替代了陈旧的仪表盘设计同时支持苹果CarPlay和谷歌AndroidAuto它配备了双拇指控制技术用来替代方向盘上的多功能按键用户还可以通过无线充电技术给移动设备充电
这款车具备了半自动驾驶功能并且拿到了内华达州的自动驾驶上路测试许可资格最重要的是你马上就能买到并且开上它了这是一款即将大规模量产的车
写在后面十大厂商七家参展少数企业开展前还特别高调仿佛将成为汽车和科技行业的救世主一般但看完这届让人提不起兴趣的CES后我们还是希望厂商们少透支一点自家的品牌吧毕竟百年品牌树立不易倒下却是几年足矣
希望明年大家能带来更多的诚意和黑科技不要浪费了年初CES的大好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