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山茶油的后现代生活
这是一滴来自钱江源头古田山麓的山茶油土法萃取营养天然经省科技特派员浙江农林大学教师王丽及其团队的包装设计让这个隐匿在山沟里千百年的宝贝成为都市人餐桌上的饕餮佳品一滴山茶油缘何华丽变身乡村设计路在何方记者寻路开化苏庄镇一探究竟
不是大自然给得不够多而是我们用得不够好浙江农林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师王丽常将这话挂在嘴边在浙西山区的某处潜藏着她难以言说的执着与眷恋
这里是距开化县城43公里的苏庄镇汽车攀爬在盘山公路上要行驶1个多小时冬雨缠绵重峦叠嶂间迎接我们的是漫山遍野纵情绽放的白色油茶花
作为省科技特派员王丽无数次静伫在苏庄余村长坑头的万亩油茶花海基地那花似乎要开到天边油茶树从开花授粉到果子成熟历经冬春夏秋四季共13个月汲取天地精华我做农产品设计没有诀窍只有一招匍匐在地用心聆听一草一木一花一果的生命心音
一滴油香飘千年
早在公元前3世纪《山海经》就有记载员木南方油食也这员木即为油茶秦时称甘醪膏汤汉末称膏汤枳壳茶唐代始称油茶沿用至今苏庄镇油茶种植面积有6.5万亩年毛油产量600吨被称为浙西油茶之乡
镇上的老人讲苏庄栽培油茶的历史可追溯至唐代但大面积种植始于明代相传朱元璋在九江兵败沿乐安江逆流而上来到苏庄屯兵休养伺机东山再起
流经苏庄的河属于长江水系与流经开化其他乡镇的钱塘江水系略有不同苏庄镇副镇长郑东红娓娓道来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将苏庄的两村分别赐名为富楼富户并盛赞富楼的鱼苏庄的油其中的油特指山茶油几百年来油茶一直是苏庄镇的主导产业
一亩油茶林约产山茶油10至40斤而提炼1斤山茶油需要4斤油茶籽约20斤油茶果
开化永宗山茶油专业合作社社长程永忠带领我们观摩山茶油榨取过程手工榨油坊由一辆水车一个碾盘一口炒锅一孔蒸灶一套木榨组成传统手工压榨山茶油分为碾粉炒粉蒸粉做饼压榨沉淀等6道工序
直径约4米的碾盘上装有3个木质碾轮工人将晒干的山茶籽投入碾槽中碾碎而后倒入锅中翻炒炒干的茶籽粉装入木甑每甑蒸2分钟
蒸熟的标准是蒸气上冒蒸熟的茶籽粉末填入用稻草铺垫的圆形铁箍中做成胚饼将胚饼装入由一根整木凿成的榨槽里槽内右侧装上木锲就可以开榨程永忠说开榨时掌锤的榨油师傅执着悬吊在空中大约300斤重的锤石一锤一锤有力地撞到榨槽中的进桩上 一滴滴山茶油就耐不住地冒了出来
一群人味香识金
新鲜的山茶油顺着油道不停流入桶中这香味激活了从采摘茶果起就全程跟踪的王丽
2014年6月王丽作为省科技特派员和浙江农林大学的其他8名教师分别驻扎开化各个乡镇进行技术支持王丽平时任教于工业设计专业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产品设计与品牌推广何不依托自己的学科特色将苏庄的山茶油推介出去这个设想如山茶油的香味一般久久萦绕着她挥之不去
说干就干为了帮苏庄山茶油做好产品设计与品牌提升王丽招募浙江农林大学的4名本科生组成新苗计划创业团队在前期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并前往广西木文化论坛杭州农博会等山茶油展示区取经
为给山茶油设计包装我们绞尽脑汁王丽介绍在动笔设计之前他们搜集了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素材记录油茶果缓慢的生长过程山茶油的原料完全采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田山享受钱塘江源头的丰沛雨水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最高达到每立方厘米14.5万个苏庄镇独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气候淳朴的民风都成为山茶油的卖点古法手工压榨的传统工艺则能引出消费者淡淡的乡愁
前后包装一共出了近30款单是制作讲述古法压榨的小册子手绘图就有四五十稿郑东红说苏庄镇政府在与王丽和同学们灵感碰撞中历时3个月才最终敲定用古田山形状的源作为山茶油品牌标志因为苏庄最惊艳最打动人心的是好山好水产品的推广语是源自古田山的第一道山茶原油并在牛皮纸盒的顶部贴着山茶籽采集于苏庄镇某村某组某户方便消费者进行产品溯源内包装里还特别提供塑料泡沫方便山茶油远距离邮递运输
本月10日王丽在微信朋友圈中推出了这款最原始的山茶原油微店上传不到3分钟就接到了第一笔订单离开苏庄的日子王丽开着奔驰车兜转于杭州各大角落为这款名为钱江源永宗牌山茶油义务送货
识货的消费者觉得这种山茶油原汁原味滴滴醇香昔日在自然中自生自灭自产自吃的一种生命终于在伯乐的包装下有了归属与方向
一条路农情四溢
与王丽合作的还只是苏庄镇山茶油中古法压榨的一小部分如今电机粉碎代替了水车木碾机械压饼取代了赤脚踩踏蒸粉用锅炉压榨用液压机整个苏庄镇38家压榨油厂让机器换人与保存古法并行不悖探索提高效率与忠于原味的统一
站在余村最高处眺望远方新开出来的5条油茶林道蜿蜒盘旋20余条供独轮车通过的作业道路延伸至茂密的油茶林深处随便沿一条小径向深处走去油茶树的根部被农民精心撒上复合肥并堆起沤肥的茅草
今年山茶油的收购价是每斤35元要是农户雇人采摘管理油茶树几乎没有赚头余村村民余建兴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人工采摘油茶果的价格越来越高农民榨油的收入只能抵自己劳作采摘的辛苦钱
许多村民都渴望提高油茶的产品附加值但无奈没有摸到门路余村村党支部书记余东凤说村里的徐细家在淘宝上开了网店每斤山茶油能卖40多元老徐的网店是儿子张罗起来的无奈余村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他们又缺少技术培训绝大多数山茶油还只能托熟人凭关系跑销路
下一步我们将做好精品山茶油的提炼工作并让越来越多农户的山茶油包装得到改善郑东红说随着工艺改进山茶油的产量会更多王丽老师的包装设计有待进一步推广他的梦想是让苏庄镇的山茶油最终统一包装能够大批量进驻超市商场万亩油茶花海基地将吸引游客冬日里来赏花
在与余村方向相反的唐头村一个新建的用水车带动的榨油机工作正欢未来这里不仅是山茶油的主产区还将融产品精深加工包装设计客户体验旅游休闲于一体有关油茶的一二三产业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王丽说作为半个苏庄人她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