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风:遮蔽的雅趣和文化
屏风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手工艺品旧时一般由民间手工艺人个体生产其生产规模和产品种类受到诸多局限时至今日制作屏风的民间手工艺人少之又少原有的工艺美术企业生存至今的更是凤毛麟角屏风的设计生产和销售鲜有人为
屏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一景是中华民族创造发明的独有的工艺美术品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传承历史直到改革开放初期百姓依然可以在国内的大小餐馆和宾馆饭店里看到屏风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们都会记得改革开放使整个社会的经济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人们有支付能力经常进出餐馆一时间餐馆的餐位紧俏占位等位随处可见为了给某些就餐者创造较好的就餐环境使用屏风隔开特定的餐桌成为当时一景这也是今天国内餐馆普遍设有雅间的原始雏形正是由于餐馆里的屏风逐步升级为今天的雅间屏风开始淡出百姓的生活消失在大众的视线之外
屏风的历史沿革
中国的屏风文化历史非常久远《物原》就有禹作屏之说以此推算屏风已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周礼掌次》有设皇邸的描写邸是屏风早期的称谓邸通常设在天子座后显示天子的九五之尊历代皇朝莫不如此
屏风除了皇权的象征外实用性和文化艺术内涵兼备也是其一大特点汉刘熙《释名释床帐》谓屏风言可以展障风也就是说屏风可以兼作挡风间隔遮蔽之用可见屏风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室内分割和室内装饰的实用性《史记孟尝君列传》记有孟尝君待客座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可见屏风是当时记录者的工作必须而极为讲究的屏风制作工艺和屏风上记录的民俗民风历史故事使屏风具有了富贵祯祥平和性情江山永固的精神和文化内涵
朝代更迭带动屏风的发展屏风的使用范围逐渐广泛汉唐时期大户人家凡厅堂必设屏风屏风的作用也由遮蔽挡风演变为绚丽多彩的室内装饰艺术品明清时期屏风文化达至高峰《天水冰山录》记载明代奸臣严嵩的抄家物里竟有大小各式屏风389件人们今天在北京故宫颐和园等处看到的大量屏风藏品就是明清时期屏风中的精华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有多处对屏风的描写如第七十一回写到贾母80大寿时贾母问前儿这些人家送礼来的共有几家有围屏凤姐儿道共有16家有围屏一面是泥金百寿图的是头等的还有大红缎子缂丝屏风满床笏
在浩如烟海的史料典籍诗词绘画中有很多屏风留下的痕迹五代时期顾闳中所绘长卷《韩熙载夜宴图》就是用屏风和床榻将画面分隔为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送别5个场景由此可见屏风和艺术文化的紧密关系
屏风与漆艺
从古至今屏风以漆艺制作的居多这是因为中国漆艺有着比屏风更长远的悠久历史中国漆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以前其工艺品种繁多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彩色泽千变万化
湖北隋县出土的战国时期漆木雕座屏雕刻有蛇蛙鹿雀等动物以及彩漆描绘的花纹图案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大量汉代漆器中就有足座承托的长方形油漆彩绘屏风山西出土的北魏时期人物故事彩绘屏风更是图文并茂不同地点出土的屏风文物都有漆彩绘这异曲同工之妙印证了屏风自面世以来就与中国传统漆艺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是传统漆艺中的一个重要产品
屏风的种类
屏风的种类繁多一般按形制题材材质和工艺划分的居多古书记载的屏风种类就很丰富汉《西京杂记》有赵合德所居昭阳殿中设木画屏风《唐书》有房玄龄集古今家诫书于屏风唐代诗人杜牧诗曰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清乾隆帝作《穿杨说》一文对百步穿杨成语提出质疑乾隆帝命工匠制作12扇折屏亲自将全文538字用墨笔书写于屏风之上
按形制划分屏风有插屏(亦称座屏)折屏(又称曲屏)挂屏炕屏桌屏(亦称砚屏)
按题材划分屏风有历史典故文学名著宗教神话民间传说山水人物龙凤花鸟也有将书画装裱于屏面之上或在屏面上直接书法绘画的此外还有高雅别致的博古屏风以古香古色的器皿及精美配饰件为题材多配以插花别有一番书卷气寓意论古不外才识学博物能通天地人
按材质和工艺划分屏风有漆艺屏风木雕屏风石材屏风绢素屏风云母屏风玻璃屏风琉璃屏风竹藤屏风金属屏风嵌珐琅屏风嵌磁片屏风等等不同工艺制作的屏风各有千秋玉石镶嵌类层次清晰玲珑剔透金漆彩绘类色彩艳丽灿如锦绣雕填戗金类线条流畅富丽堂皇刻灰润彩类刀锋犀利气韵浑厚其中的大类漆艺屏风一般以松木为胎骨木性稳定不易开裂走形有些高档屏风屏面为髹漆雕画边框为紫檀花梨等高档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