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元以下雪地靴六成不合格 国产货大多不防雪水
过冬买雪地靴还真要多个心眼昨天江苏省质监局发布了对雪地靴的抽检和风险监测质量分析报告按照雪地靴的新标准这次抽检中雪地靴合格率为75%不过值得注意的是100元以下的雪地靴合格率只有四成多专家同时提醒目前市售的多数雪地靴都不能防御融化的雪水并不适合在积雪中行走
这次雪地靴共抽检了60个批次分别来自生产企业实体店和网店检测结果显示合格的有45个批次合格率为75%不合格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鞋底耐磨耐折性能防寒性能和标志标注等指标不合格质监部门还对水蒸气渗透性能帮面和衬里材料进行了风险监测而在风险监测中共有49批次达标达标率为81.7%
抽检结果显示100元以下的雪地靴合格率刚过四成100元到200元之间的雪地靴合格率达到七成多而200元到300元之间的雪地靴合格率为八成到了300元以上抽检样品合格率100%
质监工作人员在抽检过程中发现市场上的雪地靴执行标准比较混乱尤其是实体店和网店购买的雪地靴采用的标准五花八门执行的是休闲鞋皮鞋皮凉鞋注塑鞋旅游鞋的相关标准一些雪地靴的尺码标注也不符合标准有的使用欧码标注有的则是欧码和国际通用码混标镇江市质检中心轻工纺织业务部部长杨东飞说很多三无产品充斥着小商品市场
为啥网购的雪地靴合格率最高
值得关注的是这次抽检中三个渠道样品的合格率居然是网店以微弱优势夺魁合格率为77%生产企业合格率76%实体店的合格率只有67%难道网店销售的雪地靴更靠谱现实情况并非如此杨东飞解释说采样时间的不同导致了这种结果在去年9月份采样时只有网店在进行大规模销售而实体店直到10月底都没能买到多少雪地靴因此实体店只有9个批次样品杨东飞表示接下来的抽检中他们将会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更加科学合理地采样他特别提醒网购雪地靴还是要小心质量问题
不合格的雪地靴
耐用性
鞋底易断不耐磨有的仅2毫米厚
这次共有9个批次雪地靴耐折性能不给力也就是说雪地靴的鞋底轻轻一折就有可能成两半还有5个批次的鞋底耐磨性能不合格杨东飞介绍这两个项目不合格都与材料和设计有关有可能是鞋底材料配比问题也有可能是使用了长期贮存老化的鞋底甚至有可能使用了再生橡胶
这次检测中有的雪地靴不仅鞋底耐折性不给力拆开一看里面实际的鞋底厚度只有2毫米左右装饰花纹的鞋底甚至是空心的雪地靴标准中,没有明确规定鞋底厚度这给制造商降低鞋底厚度提供了可乘之机杨东飞说
保暖性
号称皮毛一体结果是人造毛
这次共有6个批次在保暖性上失分雪地靴要暖和帮体结构和材料是关键但一些雪地靴却存在猫腻
这次检测中有一些雪地靴号称皮毛一体但切开后却会发现后帮是皮毛一体但前帮是人造毛绒真正需要保暖的部位反而保暖性不佳
杨东飞说生产者这样做就是为了欺骗消费者那么怎么才能看出来这些雪地靴是否真的皮毛一体呢专家现场进行了演示拉住帮面外侧和内衬使劲拉扯能扯开明显感觉到有其他夹层的肯定不是皮毛一体而拽不动的才是真的
要想雪地靴保暖它的帮体材料结构很重要杨东飞介绍雪地靴主要分为单层结构的皮毛一体和三层结构四层结构 皮毛一体的雪地靴大多保暖和透气性能都很给力而且保暖耐久性也好而三层结构和四层结构的帮体材料就有可能使用了合成材料海绵人造毛等
防水性
国产雪地靴其实大多不防雪水
很多人从雪地靴的名称上理解雪地靴应该是在雪地里穿着的靴子但实际情况如何呢专家的说法让很多人郁闷了
现在生产厂家存在着观点认为雪地靴应该分类分成室内的和室外的杨东飞说实际上通常情况下有国家认为雪地靴应该是在室外在雪地里穿的但也有人认为雪地靴就应该是在室内穿着的一种家居用保暖鞋
杨东飞说目前国内生产厂家生产的雪地靴多数并不适宜在雪地里走如果在很深的积雪中走雪融化后雪地靴可能一次性就不行了同时他表示雪地靴的名称现在有点尴尬虽然被称为雪地靴却并不适宜在积雪中行走同时雪地靴的新标准中也并未要求雪地靴有防雪水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