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数字孪生的配电室关键技术研究
0引言
配电室是电网系统的终端它是分布*广的电力设施之一对电能的输送和分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配电室管理都是采用人工巡查和定时检查的方式进行导致了配电室中的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解决只有出现问题时才能发现故障数字孪生为这些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新途径数字李生是利用人工智能传感和模拟工具等数字化技术在真实世界和物理实体之间通过平行交互精确映射和虚实迭代的一种新的方法数字孪生技术能够对真实环境中的实体进行监测诊断和预测本课题在分析数字化李生技术特性的基础上从配电机房运行与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分析其概念研究基于数字化孪生的配电机房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体系与核心技术为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做铺垫
1数字孪生技术内涵
数字孪生是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它将人工智能传感器模拟工具等多种数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实体与虚拟的交互和传送目前数字孪生技术已被广泛地用于对物体状态和人类行为进行监测和预测数字孪生电网对于将数字孪生技术与新型电力系统相结合通过虚拟现实的互动逐步激活电网装备等多源数据深度挖掘数据资源与信息提升高维多层次的视点辅助运行能力实现了电力系统在虚拟与真实两个空间上的动态实时映射数字孪生电网是基于数字孪生的基础设施和电网的数字化改造从数字空间人员和环境三个层面构建数据驱动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孪生体提升数据驱动的全生命周期以及应用效能而对于配电室而言在其内部使用数字孪生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配电室的运营和管理效率并以数字孪生技术为基础对其关键技术要素进行深度挖掘从而为提高配电室的运营和维修水平提供新思路
2数字孪生的关键技术实现
从基本的层次化思想出发归纳了数字孪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通用解决方案首先建立一条信道以实现与物理实体之间的信息实时传递其次基于实际数据建立了一个具有较强拟合性的数字孪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模拟和分析如果得到的结果与需要相匹配那么就可以使用这个数字孪生体对其进行辅助决策从而有助于实现改善产品设计提高生产效率等生产目标或者是实现故障诊断与预警等维护目标具体的数字孪生技术还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2.1建模
建模是开展数字孪生研究的前提与基础与传统的建模相比数字孪生模型不但要对物体的实体特性进行精细的3D建模还要对物体的操作特性进行全数字化的仿真物体的材料操作模式软件算法等都归属于建模范围
2.2模拟
模拟是对数字孪生模型进行验证的重要手段通过模拟验证验证数字孪生系统是否能够准确地再现出实体的客观操作规则以及对实体数据的收集是否满足精度要求在数字孪生模型中每个步骤的进展都离不开模拟结果支持
2.3处理数据
海量数据的高效采集是数字孪生技术应用的前提也是实现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故障诊断结果预测和故障识别等多方面的关键技术数字孪生所使用的数据具有高密度和低价值的特征由于数字孪生技术对时间的要求很高这就要求在更高层次上采用更高层次的算法来实现数据的实时处理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3数字孪生配电室的系统构架
利用建模的形式构建出一个与现实配电室完全相同的3D模拟配电室将其采集的数据融入至模拟配电室中其中电流电压温湿度以及监控和设备报警装置都属于数据范畴利用虚拟配电室模型可以随时随地查看设备的运行情况以及状态通过对配电网运行状态环境变化突发干扰等实时数据的分析学习和计算实现配电网运行状态环境变化突发干扰等数据和模拟结果的充分互动和深度融合达到数据感知实时分析智能决策和精准执行的目的同时该系统还能对配电室中的设备进行寿命分析并能对配电室中的设备进行寿命管理
4配电室数字孪生的关键要素与功能
4.1要素
(1)提供精准数据配电室的各种数据是实现数字孪生的前提和依据需要在机房内设置相应的设备使机房内的主要物性参数尽可能完整并保证获取的及时性以及具大的存储空间以便存储机房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数据采集装置网络通道要稳定可靠才能保证所采集到的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此外还要强化对业务过程的管理以保证档案类数据的详细准确
(2)对建模进行科学合理化分析配电室数字孪生核心功能包括检测诊断预测等等而科学合理地分析模型是实现以上前提的先决条件在技术发展过程中配电室存在一定的物理特征为确保模型的科学有效性还需根据以往的各类及时数据来进行深入研究确保多元化的因素不会对其模型构建造成阻碍
(3)边缘计算能力受配电室数量因素的限制导致在智能配电室中按照配电物联网云-管-边-端的构架设计流程确保设备边缘计算能力可以发挥*大程度作用以实现对配电室内各种运行状态数据的采集和接入目的这样的运行方式可以帮助维护人员全面地掌握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并能及时地做出预警和处理减少现场维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维护效率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4.2功能
在配电室中应用数字孪生技术能够通过建模的方法精准掌握数据与模型之间的关系是实现配电室运行转台监管和综合性管理的主要途径物联网机构终端是配电室运行状态的重要体现可利用该设备实现配变监测开关量采集以及低压开关位置信息采集等功能在此基础上相关的工作者要以边缘计算所提供的数据为基础对其展开深入调研以及探究积极做好区域自动控制与调节工作在传统的配电室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缺少巡视记录人工操作继续以及缺乏相关工作资料等等而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可强化机器人巡检AI识别和终端设备控制等手段能够*大程度地提升配电室总体工作效率
5数字孪生关键技术在配电室中的应用
5.1智慧云平台建设
基于当前主流微服务开放源代码架构的数字孪生智能云平台采用分布式虚拟化微服务信息总线等技术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大数据收集和分析平台充分发挥数字孪生的技术优势实现对配电室总体运行状况的直观真实地展示因配电室和配电设备主要采用的是三维全景虚拟模型所以能够将数字模型与实体设备进行有效地联系起来能够实时地获取监控系统中所监测到的操作数据信息智慧云平台的建设能够将配电室内的环境扰动状况运行设备等实时数据和仿真情况相结合实现配电网设备与环境的实时管理和控制全面的配电环境以及可视化的管理平台可实现配电室系统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可根据数字孪生配电室所提供的资料信息来完成数据感知不仅如此相关工作人员还可利用手机客户端来实现数据勘察没有时间空间限制有利于第一时间排除配电室的风险隐患
5.2物联网智能网关技术
物联网智能网关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配电室通过搭建软硬件平台以分布式边缘计算为基础架构基于硬件资源平台利用手机终端系统实现业务需求该智能网关是一种集数据融合边缘计算于一体的新型网络系统能够对配电机房的关键技术节点进行全方位的信息收集和实时监控配电物联网是基于智能网关的它可以帮助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用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方式替代传统手工操作减少人为操作所带来的局限性大大提高工作质量并且可以对配电房的工作状态进行全天候的实时跟踪和监控
5.3通信拓扑
消息列队遥测传输协议是配电物联网通信拓扑的主要表现形式它的主要职责是将通信协议传递到各个设备端口在低宽带以及网络不稳定的环境下还可以实现良好的服务效果这种运行模式在保证设备运行速度快互联互通的前提下保证设备的精细化管理
5.4配电室中压部分以及低压部分改造方案
(1)中压根据目前我国用户配电是现状分析得知中压部分的改造方案可被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将全新的配电终端与中压柜进行有机融合利用101以及104规约渠道将数据传输给智能网关再通过智能网关来实现智慧平台数据接收其次在中压柜中要利用保护模块将数据通过103规约传递给智慧平台*后中压柜没有任何智能化设备因此可以在柜体内部安装一个智能终端对每个柜体的电气量和非电能量进行采集并使用104规约与智能网关展开通信智能网关将其转发给智慧云平台在对中压部分进行了改造之后它可以实现对中压柜的电压电流等电学参数的采集与监控也可以实现对非电学参数的采集如局放电缆接头温度柜体温度等
(2)低压变压器柜进线柜补偿柜出线柜联络柜以及配电室内用电配电箱都属于配电室低压侧改造范畴为此在具体的方案设计中要将SCU作为通信和边缘处理中心利用MQTT通信协议或104规约通过智能网关路由模式与智慧云平台进行通信
5.5设计联动方案
联动方案的设计主要是将配电室环境视频以及安防联动进行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在配电室视频监控系统中安装网络摄像头以及视频分析主机对智能网关路由进行访问从而达到HTTP协议与智慧云平台的互联互通一般来说配电室环境监控的重点是对配电室的温度湿度等信息进行监控通过传感器和智能物联装置之间的实时通信来加强动态现场联动的效果在智能物联系统中对综合监测设备的布线方式主要采用智能网关路由方式
6配电室中应用数字孪生技术的主要注意事项
6.1强化配套传感装置的推广
在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智能电表被广泛地普及并使用它可以对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进行实时监控还可以对配电变压器电流及电压等重要参数进行渗透在现阶段的电力信息获取中滞后性的存在导致不能获得准确的分支线路电流配电变压器触头温度以及户外变压器拓扑关系等重要信息因此应合理选取与之相匹配的传感器并将其安装于配网台区以确保其对重要数据的全面采集并逐渐达到对配网台区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全面反映和分析的工作状态标定
6.2提高对搭建多维度融合数据平台的重视
由于配网台区的文件数据具有高度的分散性且大多分散在各种设备和金融信息系统中这给配网台区的数字孪生计算和分析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数据不准确则会给后续配电室的运行带来严重影响导致在实际应用中的效率呈现下降趋势因此要加强对多维数据的整合与共享建立专业化的整合与共享平台加强对相关工作的规范执行落实好具体工作人员的职责为在配电网区实现数字孪生技术的有效运用贡献力量
6.3深度研究计算分析模式加大开发力度
在配网台区数字化孪生的具体应用中为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各种功能应更多地关注其计算分析模式并将其与现实状况和各种数据资料相结合建立特定的运算分析模式框架突出其在配网台区数字化孪生中的核心工作内容在新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多种前沿科技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创新建立行之有效的计算与分析模型可以提高我国配电网台区的数字孪生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水平为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7安科瑞配电室环境监控系统
7.1概述
配电室综合监控系统包括智能监控系统屏通讯管理机UPS电源视频监控子系统(云台球机枪机)环境监测子系统(温度湿度水浸烟感)控制子系统(灯光空调除湿机风机水泵)门禁监控子系统(读卡器开门按钮磁力锁)安防监控子系统(双鉴检测器)
7.2应用场所
适用于轨道交通工业建筑学校商业综合体等35kV及以下用户端供配电自动化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
7.3系统结构
7.4系统功能
7.4.1实时监测
能够显示配电室设备的运行状态实时监测配电室环境参数信息实时显示有关故障告警等信息
7.4.2数据查询
在人机界面中可以直接查看配电室中各个设备的运行数据
7.4.3曲线查询
可以直接查看各电参量曲线
7.4.4运行报表
查询配电室内设备的运行数据报表
7.4.5实时告警
具有实时告警功能系统能够对配电室温度湿度有害气体设备故障或通信故障等事件发出告警
7.4.6历史事件查询
能够对产生的所有事件记录进行存储和管理方便用户对系统事件和进行历史追溯查询统计事故分析
7.4.7用户权限管理
设置了用户权限管理功能可以定义不同级别用户的登录名密码及操作权限
7.4.8网络拓扑图
支持实时监视并诊断各设备的通讯状态能够完整的显示整个系统网络结构
7.4.9遥控功能
可以对整个配电系统范围内的设备进行远程遥控操作
7.5系统硬件配置
名称 | 型号 | 图片 | 功能 |
系统 | ACREL-2000E | Acrel-2000E配电室综合监控系统可实现开关柜运行监控高压开关柜带电显示母线及电缆测温监测环境温湿度监测有害气体监测安防监控可对灯光风机除湿机空调控制等设备进行联动控制实现动力环境各数据的检测与设备控制优化动力环境避免运行环境的失控导致配电设备运行故障保证维护人员安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实现配电动力环境的分布式远程管理 | |
智能通信管理机 | Anet-2E4SM | 通用网关2路网口4路RS485可选配1路LORA带电告警功能支持4854G从模块扩展 | |
主机 | Acrel-2000E/A | 数据采集状态监测设备控制报警事件记录查询可以根据采集到的设备数据或状态联动启动风机声光报警器空调水泵等设备 | |
Acrel-2000E/B | 参数设置通信管理图形绘制状态监测设备控制视频监控和回放报警事件记录查询报警图片和视频查询功能 | ||
Acrel-2000E/M | 参数设置通信管理图形绘制状态监测设备控制视频监控和回放报警事件记录查询报警图片和视频查询功能立柜式安装 | ||
Acrel-2000E/G | 参数设置通信管理图形绘制状态监测设备控制视频监控和回放报警事件记录查询报警图片和视频查询功能立柜式安装 | ||
环境监测硬件 | RS-WS-NO1-8 | 用于配电房温度和湿度工作电源AC/DC85~265V工作温度-40.0℃~99.9℃工作湿度0%RH~99%RH | |
BRJ-307 | 光电式烟雾传感;电源正极(DC12V)+12V继电器输出常开触点 | ||
RS-SJ-N01R01-2 | 接触式水浸传感器监测变电所电缆沟控制室等场所积水情况工作电源DC10-30V工作温度-20℃~+60℃工作湿度0%RH~80%RH响应时间1s继电器输出常开触点 | ||
环境监测硬件 | T35-II-5.6 | 风量4800带温控器带消声段电机变频 | |
AT8002 | 常开型感应距离30-50mm材质锌合金银灰色电度干接点输出 | ||
DS-2DC6120BY-A | 视频监控 | ||
ARTU-KJ8 | 8路开关量输入,8路继电器输出 |
8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数字孪生技术为各个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从电力企业角度分析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对各流程的优化以及配电效率质量的提高等都具有现实意义为此在应用数字孪生技术过程中要合理分析其有效性确保电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平,唐冬来,宋卫平.基于数字孪生的配电房监测方法[J].微型电脑应用,2023,395:91-93.
[2]范仲鸣,纪陵,张晓瑞.配电系统电力设备数字孪生底座系统设计[J].综合智慧能源,2023,453:50-56.[3]黄海悦,缪欣.基于数字孪生的配电室关键技术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22,12:159-162.
[4]白鹤举.数字孪生技术在电力系统应用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221:114-116.
[5]刘皓璐,邵建伟,王雪.基于数字孪生的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状态评价与故障预判[J].电网技术,2022,464:1605-1613.
[6]王瑞果,丁健,王颖舒.基于数字孪生的配电开关柜温度传感器数据可靠性研究[J].电力大数据,2021,246:27-35.
[7]孙蓉蓉.基于数字孪生的配电室关键技术研究.
[8]安科瑞企业微电网设计与应用手册2022.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