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健身设施“病重”政府该出手救治
公共健身设施病重政府该出手救治
近日,笔者到长清某回迁安置区参加一场社区活动,发现该安置区内的多处社区健身设施损坏严重,一些钟摆扭腰器发生倾斜,人在上面站都站不稳,个别篮球架不但没了篮圈,篮板也惨遭拆卸
社区初建时配备公共健身设施,其目的是为社区全体居民服务,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这本来是件好事,但因个别居民缺乏公共意识,在使用时不懂得爱护,甚至存在肆意破坏,再加上长期维护不善,一些健身设施损坏老化严重,早已形同虚设就这样,当初花大价钱配备的健身设施,因使用管理等问题,现在不但失去了健身功能,还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到周边环境,让社区居民怨声载道却又无可奈何
相比配备新设施,如何做好后期维护,对社区来说更为重要一般情况下,社区健身设施应由物业负责维护,但该安置区内均为开放式社区,里面没有物业公司,健身设施的日常管理及更新就落到了社区居委会手中,但对于经费有限的居委会来说,要独自承担管理费用的确存在不少困难,往往显得有心无力在没有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居委会拿不出经费,居民也不愿自掏腰包,设施管理就成了难题,小打小闹的维修还可以,但若碰到破损严重的情况,居委会只能无能无力,所以才造成社区健身设施受损老化却一直无人管理的现状
其实,多数健身设施最初损坏时,只是类似螺丝松了这样的小毛病,紧紧螺丝就好了,但因未及时维修,小毛病被拖成了大毛病,维修费用也就随之上涨在笔者看来,这不只是外观上的残缺,更是一种管理上的缺位,体现在细节管理上的不足,社区健身设施沦为鸡肋,其根源在于政府部门重视不足据笔者了解,在目前长清区各级政府的专项经费支出中,都未设置公共健身设施维修养护这一项目,相应的管理制度也属于空白,这就不难理解社区健身设施为何无人管理了
笔者认为,维护好社区健身设施不仅要靠社区居民身体力行,更离不开社区居委会以及当地街道办的协调管理,只有政府部门舍得在精力和资金上投入,才不会导致社区健身设施成为摆设针对居委会在管理与经费方面存在的不足,笔者建议,当地街道办可根据自身实际,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将辖区内所有社区健身设施统一纳入政府出资的维护管理,以便能及时检查及时修理,减少维修成本,提高维修效率,同时定期投入资金,用来逐步更新老旧健身设施
其实不单单是社区,长清一些农村健身设施的维护更新也迫在眉睫,同样需要当地政府参与其中,这不仅能让老百姓享受到政府的专业服务,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对于社区村居的其他民生服务管理工作来说,也是一种有效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