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补胎液会带来的三大问题,带你看看
汽车轮胎补胎液是一种号称PH中性的化学溶液
其功能特点为无毒无气味且不易燃(真实水平后文详解)补胎液的密封原理实际是一种快速的氧化还原反应在补胎液从密封罐中随着压力喷射到轮胎内部之后补胎液会与空气中20.9%的氧气迅速的发生反应反应前后的性状会从液态变成有一定强度的固态
起到补胎的作用
可以用广撒网的定义指通过气门嘴往轮胎内部大量打入补胎液利用多余补胎液消耗掉轮胎内部的氧气剩余的液体流动至轮胎破孔位置在充气过程中胎压会带动补胎液从破孔位置冲出与外界的空气发生反应则能够起到填充的效果这是补胎液的补胎原理简而言之就是流动填充加迅速反应
补胎液填充原理
重点补胎液反应之后的强度并不是很高且无法与合成橡胶融合所以破孔大于3mm的穿刺伤一般无法修复即使能够修复也有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缓慢的漏气汽车使用的高压真空胎使用补胎液的效果往往比较差摩托车与电动自行车使用效果会更加理想不过不论哪种车型使用在应急补胎之后均建议并进行专业的修补除非车辆价值已经非常低
应急补胎液的负面作用
1各类补胎液宣称的PH中性往往有些虚假宣传的味道大部分补胎液对于轮毂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腐蚀不论是钢圈(俗称铁轮毂)还是铝合金轮毂都不例外有一些使用RSC泄气保用轮胎(俗称防爆轮胎)的汽车是没有备胎的随车工具中会有1~2瓶补胎液然而在使用说明也多有应急使用后再去进行专业修复的建议由此可见即使是车企采用的高端补胎液也无法保证不对轮毂造成损伤所以建议应急使用后别多懒省事不去进行专业修复
2补胎液没有靶向性修复的能力正如上文所述这是广撒网的修补方式大量补胎液充入轮胎之后首先会与氧气反应固化一部分这部分的固化物会附着在轮毂或轮胎上造成的后果想当然会是动平衡错误动平衡是转子动力学的类属其概念为转子转动时产生的不平衡量指离心力和离心力偶的位置和大小进行抵消
平衡的概念
白话的解释是以轮毂的圆心为中心向四周扩展的每一个直径线上的对应区域的质量要相同否则某一位置的质量过大则会在运行中产生不平衡对于轮胎而言如动平衡参数错误则会造成行驶中的抖动中低速驾驶时也许不会非常明显但速度稍快则会出现跳动行驶中轮胎出现跳动则会导致方向盘主动偏移或者后轮动平衡错误造成车尾的不稳定(轻微摆动)补胎液大量加注必然会造成动平衡的错误所以在使用之后要进行清理与修复
3补胎液修补的破孔强度偏低如车辆长途驾驶连续数百公里会造成胎压的快速升高一般可以升高0.5bar左右在胎压快速升高之后破孔区域的二次破损漏气或爆胎的概率总会更高所以出于安全考虑还是建议应急使用补胎液就好其次补胎液不及时清理还会造成轮胎内部气密层的逐渐破损因为固化后的补胎液随着轮胎不断压缩变形的动作对薄弱的内部气密层会造成一定的程度破坏后期出现缓慢漏气的概率会很高届时轮胎基本无法修复了
残留的补胎液
总结轮胎补胎液能不用尽量不要使用除非是没有备胎的车辆会是例外摩托车与电动自行车的铁轮毂尤其需要注意因为加注量过大总会造成轮毂的快速而有效的腐蚀且这两类车使用非真空胎(有内胎)的车轮是不能使用补胎液的因为橡胶层的强度不够大在使用补胎液的过程中要防止飞溅尤其要注意面部的保护飞溅到其他位置不用担心固化后只是会影响美观而已这就是轮胎补胎液的利与弊
原标题用车小常识:汽车补胎液的填补原理&补胎液对轮毂轮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