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有生意网 >安顺老记忆之手电筒 逐渐淡出居家生活踪影难觅
安顺老记忆之手电筒 逐渐淡出居家生活踪影难觅

安顺老记忆之手电筒 逐渐淡出居家生活踪影难觅

罪纱 发表于2016-11-01
我不愿让你一个人,一个人在人海浮沉。

在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手电筒被称为家里唯一的家用电器一时触动了不少人的笑点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它确实是作为一种新事物出现随后普及各个家庭如今它又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我们的记忆

今天本报推出安顺老记忆系列报道与我们一起追忆儿时的记忆发现心底深处从未消失的感动

60年代唯一的家用电器

陈学斌是一家五金店老板今年已有65岁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陈学斌开始在安顺经营杂货铺销售各种零食香烟以及五金用品

对于手电筒陈学斌有着特殊的记忆

陈学斌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物质匮乏家用电器对于每家每户来说都是一个空概念

当时都是为了填饱肚子奔波各地很多乡村都不通电陈学斌说那时许多家庭用的是蜡烛一分钱可以买两根

陈学斌回忆那时很多家庭都很穷根本舍不得买一个手电筒买了手电筒还得买电池很贵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日渐好起来手电筒也慢慢走进每家每户成为很多家庭的生活用品

上世纪60年代初手电筒开始普及成为很多农村家庭唯一的家用电器后来电灯黑白电视机大哥大等开始蜂拥而至进入人们的生活中

当时一个手电筒大的卖2块钱小的好像是1块钱用铜铝制作用久了容易生锈陈学斌说手电筒不仅成为每个家庭的必需品而且成为很多职业所需的办公工具

黑夜中手电筒让人安心

上世纪80年代手电筒成为每家每户生活必需品

当时的手电筒是老式的有一个孩子胳膊粗细二十多公分长装两节一号电池陈学斌说那时用电紧张很多地方为了节约用电该开灯的地方不开该照亮的地方不亮手电筒的作用就在这个时候显现出来

80年代初很多家庭都就职于国营企业一家人都是三班倒中夜班带个手电筒是平常不过的事情

我当时和我姐就人手一把陈学斌回忆当时上夜班一个人走在空旷的路上不免有些心慌拿着手电筒至少不那么害怕尤其是女生拿着手电筒家里也放心

陈学斌说手电筒对他们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

当时家里穷没有厕所要上厕所要走一条街才能到许多邻居带着火柴上厕所风一吹就没有了还是手电筒实用陈学斌说对于男生来说手电筒用处除了生活中工作中也很重要而对于女生来说更重要它能让人安心

我姐当时说有了它不怕路不平不怕黑夜不怕遇上坏人陈学斌笑着说

手电筒淡出历史舞台

如今记者走访安顺各个五金店发现这些店面内已经没有手电筒出售了

就是这几年不卖的在塔山路五金店老板刘先生说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做生意当时手电筒热销后来购买手电筒的人越来越少直到最近几年一个月都没有人来问一次

刘先生分析说这主要是智能手机的兴起让手电筒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每个手机里面都有手电筒功能下个软件就可以了而且城市路灯照明比以前好多了

陈学斌回忆小时候家中没有玩具常常把手电筒翻出来与小伙伴们去们逮蛐蛐掏鸟窝钻山洞躲猫猫等

很多时候我们聚在一起拿起手电筒到处乱照陈学斌笑着说那时候这种玩法比打弹弓滚铁环有意思多了

而现在已经难以见到手电筒踪影了

内容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还没有用户评论

推荐服务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举报
罪纱发表于2016-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