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脚步: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
纵观人类历史最接近计算机的是算盘因为算盘需要人工操作所以算盘实际上被认为是计算器另一方面计算机通过遵循一系列称为软件的内置命令自动执行计算
在二十世纪技术的突破使我们今天看到的不断发展的计算机成为可能但是甚至在微处理器和超级计算机出现之前就有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帮助为这种技术奠定了基础这种技术后来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计算机执行处理器指令的通用语言起源于17世纪形式为二进制数字系统这个系统由德国哲学家和数学家哥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兹发明它是一种只用两位数字即零和数字1来表示十进制数的方法他的系统部分灵感来自于中国古典文本《易经》的哲学解释该书从光与暗男女二元性角度理解宇宙虽然在当时他的新编码系统没有实际用途但莱布尼兹相信有一天机器有可能使用这些二进制数的长字符串
1847英国数学家乔治布尔介绍了一种新设计的代数语言建立在莱布尼茨作品上他的布尔代数实际上是一个逻辑系统数学公式用来表示逻辑中的陈述同样重要的是它采用了二进制方法其中不同数学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是真或假0或1虽然当时布尔代数没有明显的应用但另一位数学家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对这个系统进行扩展最终在1886年发现可以用电子开关电路进行计算及时布尔逻辑将成为电子计算机设计的工具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被誉为装配了第一台机械计算机至少从技术上讲他十九世纪初的机器以输入数字内存处理器和输出结果的方式为特色他称之为差异引擎的首次尝试是建造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但花费超过17000英镑开发后这项努力几乎被放弃了设计要求一台机器计算值并自动打印结果到一张表格上这是用手摇曲柄重四吨1842英国政府切断了巴贝奇的资助后这个项目最终被砍掉了
这迫使发明人转向另一个想法他称之为分析引擎一种更雄心勃勃的通用计算机器而不仅仅是算术虽然巴贝奇的设计不能贯穿并构建一个工作装置但他的设计基本上具有与20世纪开始使用的电子计算机相同的逻辑结构分析引擎例如集成内存一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所有的计算机中找到它还允许计算机执行一组偏离默认序列顺序的指令以及循环这些指令是连续重复执行的指令序列 尽管巴贝奇未能制造出一台功能齐全的计算机但他仍然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想法在1847和1849之间他绘制了一个新的和改进的第二版本的差异引擎的设计这次它计算十进制数多达三十位数计算更快并且由于需要更少的部分而更简单不过英国政府并没有发现它值得投资最后巴贝奇在原型上取得的最大进步就是完成了他的第一个差分引擎的七分之一
在这个早期的计算时代有一些显著的成就1872年由苏格兰-爱尔兰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工程师威廉汤姆逊爵士发明的潮汐预报机被认为是第一台现代模拟计算机四年后他的哥哥詹姆斯汤姆森提出了一个计算机的概念用来解决数学问题也就是微分方程他把他的装置称为积分机在以后的几年里它将作为称为差分分析仪的系统的基础1927年美国科学家范内瓦布什sh开始研制第一台这样命名的机器并在1931年的科学期刊上发表了他的新发明的描述直到二十世纪初演化计算不过是科学家涉足能够有效地执行各种计算各种用途的机械设计直到1936一个统一的理论对什么是通用计算机和它如何作用终于提出那一年英国数学家艾伦图灵发表的一篇论文称为论可计算数与申请判定问题概述了理论的装置称为图灵机可以进行各种数学计算的执行指令理论上机器将具有无限的内存读取数据写入结果和存储指令程序
计算机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一个德国工程师叫克兰德楚泽的人会去建造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计算机他的第一次尝试开发电子计算机Z1是一个二进制驱动计算机读取指令从穿孔35毫米电影问题是技术是不可靠的所以他随后与Z2一个类似的装置采用机电式继电器电路然而正是在他的第三个模型的装配中一切都汇集在一起Z3在1941推出速度更快更可靠并能够更好地执行复杂的计算但最大的不同是指令被存储在外部磁带允许它作为一个全面运作的程控系统也许最值得注意的是楚泽在孤立中做了很多工作他一直不知道Z3是图灵完备的或者换句话说能够解决任何可计算的数学问题至少在理论上他也不知道在世界其他地区同时发生的其他类似项目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IBM资助的哈佛大学马克I它于1944推出更有前途虽然是如大不列颠的1943计算原型巨像计算机电子系统的发展第一个全面运作的电子通用计算机是投入服务于宾夕法尼亚大学1946
在计算机项目中下一个重大的飞跃是计算技术约翰冯诺依曼匈牙利数学家曾征询计算机项目将奠定一个存储程序计算机基础在这一点上电脑的固定程序改变它们的功能操作比如说执行计算文字处理需要手动重新调整例如楚泽公司花了几天时间重新编程理想情况下图灵已经提出将程序存储在存储器中这将允许它被计算机修改冯诺依曼的概念1945起草了一份详细的存储程序的计算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架构提供了他发表的论文将广泛流传在研究各种计算机设计的研究团队中1948年英国的一个小组引进了曼彻斯特小型实验机这是第一台运行基于冯诺伊曼结构的存储程序的计算机曼彻斯特机器被昵称为宝贝是一台实验计算机是曼彻斯特马克一世的前身电子数据计算机冯诺伊曼的报告最初是为电子数据计算机设计的直到1949年才完成
第一批现代计算机与今天消费者所使用的商业产品完全不同他们是精心设计的笨拙的装置经常占据整个房间的空间他们也吸了大量的能量臭名昭著的马车由于这些早期的计算机用笨重的真空管科学家希望能提高处理速度要么必须找到更大的房间或想出了一个替代方案幸运的是这项急需的突破已经在工程中进行了1947贝尔实验室的一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叫做点接触晶体管的新技术像真空管一样晶体管放大电流并可用作开关但更重要的是它们小得多(大约是药丸的大小)更可靠而且使用的功率大大降低共同发明人约翰巴丁沃尔特-布兰登和威廉肖克利最终会在1956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虽然巴丁和布拉顿继续做研究工作肖克利搬到了进一步开发和商业化的晶体管技术在他新成立的公司的第一个员工是一个电气工程师名叫罗伯特诺伊斯谁最终分裂形成了他自己的公司飞兆半导体费尔柴尔德相机和仪器分当时诺伊斯正在为无缝结合的晶体管和其他元件到集成电路消除的过程中他们用手的方式拼凑在一起德克萨斯仪器公司的工程师杰克基尔比也有同样的想法最终申请了专利然而诺伊斯的设计将被广泛采用
其中集成电路最重要的影响在于为个人计算的新时代铺平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开辟了可能性的运行过程–所有电路芯片上的邮票大小的数以百万计的动力本质上它使我们无处不在的手持设备比最早的计算机强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