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和原理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只要求样品能制成溶液不受样品挥发性的限制流动相可选择的范围宽固定相的种类繁多因而可以分离热不稳定和非挥发性的离解的和非离解的以及各种分子量范围的物质
与试样预处理技术相配合HPLC 所达到的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使分离和同时测定性质上十分相近的物质成为可能能够分离复杂相体中的微量成分随着固定相的发展有可能在充分保持生化物质活性的条件下完成其分离
HPLC成为解决生化分析问题最有前途的方法由于HPLC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速度快色谱柱可反复利用流出组分易收集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到生物化学食品分析医药研究环境分析无机分析等各种领域高效液相色谱仪与结构仪器的联用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受到普遍重视如分析氨基甲酸酯农药和多核芳烃等 液相色谱- 红外光谱联用也发展很快如在环境污染分析测定水中的烃类海水中的不挥发烃类使环境污染分析得到新的发展
实验室图片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原理
分配系数与组分流动相和固定相的热力学性质有关也与温度压力有关在不同的色谱分离机制中K有不同的概念吸附色谱法为吸附系数离子交换色谱法为选择性系数 (或称交换系数)凝胶色谱法为渗透参数但一般情况可用分配系数来表示
在条件(流动相固定相温度和压力等)一定 样品浓度很低时(CsCm很小)时K只取决于组分的性质而与浓度无关这只是理想状态下的色谱条件在这种条件下得到的色谱峰为正常峰在许多情况下随着浓度的增大K减小这时色谱峰为拖尾峰而有时随着溶质浓度增大K也增大这时色谱峰为前延峰因此只有尽可能减少进样量使组分在柱内浓度降低K恒定时才能获得正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