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传递4大“风向”
风向一
智能纤维实现智能穿戴有待产业化
十三五期间化纤行业将走上一条依靠质量效益品牌创新等精细化发展的道路大幅提升我国化纤产业科技原创和自主创新能力是重点任务之一尤其是在化学纤维新材料和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方面其中智能纤维的研发就是技术创新的典型代表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当下智能穿戴越来越成为热门而要想实现智能穿戴则必须依赖于智能纤维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美芳重点介绍了多孔石墨烯纤维该纤维利于吸附对气体水具有不透过性抗酸碱盐可透过可见光吸收紫外光热稳定性好可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中东华大学开发了一种简单可规模化生产的非液晶纺丝方法制备了连续局部取向的还原氧化石墨烯纤维此纤维在可穿戴能量存储和微电子设备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中国香港理工大学助理教授李鹂介绍了镀银尼龙导电纤维在服装中运用的研究成果如导电纤维制成服装可在颈椎部位发热可以进行颈椎治疗而且这种纤维制成的衣服可以做得像蕾丝一样轻薄
李鹂指出实验室自2008年开始研究该项成果她们已经将该纤维做成了外套针织衫等目前重要的是如何进行产业化推进如何把传统纺织工业与电子结合起来这很值得研究她表示导电纤维运用在服装领域跟电阻有关但是当前服装设计师企业老总懂电子的较少因此她们把该成果设计成一种模型企业可以直接运用
风向二
绿色纤维担当环保卫士备受青睐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崇绿色发展理念本次中国国际化纤会议上设置了专门的绿色纤维与发展分论坛聚乳酸纤维PLAPTT纤维等生物基纤维原液着色纤维等绿色环保纤维的名词被频繁提及再生纤维回收技术也被重点介绍绿色制造绿色纤维也成为欧洲日本化纤界的同行及国内不少化纤企业讨论最广泛的一个话题
日本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上田英志在介绍日本化纤产业当前的发展新动向时表示由于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高度关注日本化纤企业目前正加强在生物基纤维领域的研发
目前国内化纤业也已经涌现出一批在生物基纤维领域的创新成果比如江苏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PTT纤维海斯摩尔的纯壳聚糖纤维唐山三友的竹代尔纤维等以PTT纤维为例该纤维具有良好的染色性生物可降解性抗污性具有和尼龙相同的韧性回弹性及抗紫外线等此外PTT纤维耐磨吸水性低低静电可在地毯领域替代尼龙PTT纤维的应用领域主要是对传统纤维材料的升级换代
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具有原料可再生等特点发展前景广阔盛虹科技副总工程师边树昌说在全球的化石资源储量日益减少和消耗急剧增长的背景下发展生物基化学品是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也是我国解决能源危机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的必要手段
对于其未来发展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指出生物基纤维行业是未来5年我国化纤行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接下来要加速实现多种新型生物基纤维技术的国产化实现新型生物基纤维在服装家纺和产业方面的应用扩展新型生物基纤维在国防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
相比生物基纤维原液着色纤维的绿色环保性则更多地体现在后道染整环节的成本大幅降低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院长李鑫介绍虽然原液着色纤维目前的发展也遇到一些难题如色母粒的品质仍然不稳定但是其发展前景广阔其优势不仅仅是因为环保还因为普通合成纤维的一些弱点原液着色纤维能够克服原液着色纤维带来的低成本并不是降低品质实现低成本而是它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后道等印染环节的费用所以原液着色纤维特别适合中国的纺织化纤产业发展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国原液着色纤维快速发展2014年全部原液着色纤维约450万吨占我国化纤总产量的10%目前国内已形成原液着色纤维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从更深的层次看绿色纤维的发展事关纺织化纤工业未来可持续发展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指出中国目前已经把生态文明作为建设新型社会的国策之一绿色制造绿色发展对于纺织业今后的发展来说是越来越重要的任务接下来纺织化纤工业在发展绿色纤维的同时还要加快促进纤维的循环利用此外节能减排也是绿色制造的重点如节能节电节水节气等化纤企业在废水废气等的排放方面要加紧治理
端小平也表示十三五期间创新驱动化纤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节能减排创新包括推进节能减排基础工作建立化纤再生与循环经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重点节能减排技术等
风向三
中国制造2025催生高性能纤维发展良机
以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为代表的高性能纤维是国防军工建设的战略性材料也是当今最具活力的高技术新材料
全国特种合成纤维信息中心主任罗益锋介绍从全球市场看大丝束低成本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PAN-CF正迎来大发展的机遇
日本东丽预测未来汽车领域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需求量将从2014年的5000吨扩大至2020年的2.5万吨其中大丝束PAN-CF将占70%~80%欧洲的需求量约占2万吨据介绍目前东丽计划将ZOLTEK在墨西哥的大丝束PAN-CF产能在2016年扩大至1万吨/年满足该地区大型风电叶片和碳纤维模塑物快速增长的需求到2020年东丽计划将ZOLTEK在匈牙利的大丝束PAN-CF产能由目前的1.05万吨/年扩大至3万吨/年满足欧洲汽车和风电等需求
而新一轮的军备竞赛也催生了超高性能PAN-CF的产业化推进了新科研成果的诞生
罗益锋介绍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研发了用凝胶纺丝技术将丙烯腈共聚体用凝胶纺丝技术和高倍拉伸使其分子链快速聚集并产生很强的链间作用和高取向从而使烧出的PAN-CF强度提高约10倍
对位芳纶方面杜邦和帝人两大集团垄断了世界市场杜邦产能为3.6万吨/年帝人产能为3.3万吨/年目前国外研发的重点在于进一步提高纤维强度实现细规格化使其防弹背心轻量20%而防弹性能提高20%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方面近年来帝斯曼在UHMWPE研发方面取得了3项重大成就获得了未来材料重大成就奖帝斯曼利用威力倍增技术使其防弹材料性能提高25%重量下降20%利用DyneemaDiamond技术在纤维中掺入硅铝钙镁氧化物发展了3G10耐切割纤维利用DyneemaMAX技术开发了低蠕变产品DM20其缆绳经25年后蠕变伸长率小于0.5%适用深水作业的永久系泊缆绳美国Honeywell也开发了SpectraShieldⅡSA4114新产品防弹性能比以往产品提高25%而质量轻30%
相对于美国日本等高性能纤维强国我国高性能纤维行业起步较晚但是十二五期间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大会上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十三五期间高性能纤维将迎来最重要的发展机遇期重要的催化剂在于高性能纤维和复合材料是中国制造2025中10大重点领域之新材料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端小平指出与欧美日本等高性能纤维生产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相比目前我国高性能纤维无论从产能产量还是从品质档次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在综合实力上中国高性能纤维排在欧美日本之后居世界二流水平十三五期间我国化纤工业发展的重点之一是缩短高新技术纤维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提高中国化纤的国家地位我国在发展高性能纤维领域的空间和机遇更大其中碳纤维芳纶是重点发展的品种航空航天交通运输体育休闲是重点应用领域而低成本高品质高成品的低成本化是未来高性能纤维的发展趋势
风向四
依托一带一路政策加速产业国际布局
一个行业的发展和跨越突破除了自身的因素政策因素也非常重要一带一路政策的推出对于纺织化纤工业的发展无疑是重大利好端小平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化纤工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就是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继续推动实现产能国际化
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对此作了重点解读张建平指出当前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其成本已经是东盟国家的5倍而且今后每年新增劳动力约减少200万~300万人中国劳动力价格年均攀升10%是大势所趋同时土地成本提升十三五期间预计将推出环境税等各项要素成本都在提升这使我国的产业发展必须由出口导向转向创新驱动而这种转变是个痛苦的过程
但目前国内新的增长机制尚未形成创新驱动模式需要体制和机制的改革配套而在中国实施改革需要断腕和割肉的勇气新一轮的开放动力来自上海自贸区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加速改革开放进程中国目前是世界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中国加入了WTO签署了10多项自由贸易协定但也面临新的挑战比如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代表了美国和日本的经济一体化意味着发达国家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已经开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俄罗斯等国家需要开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平台因此一带一路的倡议满足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有利于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和全球经济再平衡发展
一带一路是中国倡议的新兴合作平台是多条路和多条带形成的经济网络2/3的一带一路国家的人均GDP在5000美元以下工业化进程相对落后如果想用贸易和投资带动一带一路繁荣首先便要做到基础设施投资这方面中国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这个平台上秉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需要一带一路国家共商共建共享形成利益责任和命运的共同体在理念空间合作领域合作方式上开放包容在开放的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经济带和城市都需要与外界高度关联这也是中国如此多的省份都对接一带一路的重要原因
端小平指出当前国家推进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等战略构想为化纤产业走出去进行国际化布局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纺织化纤产业链应该积极响应并充分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研究海外投资策略和战略做好产业走出去的区域布局和资源配置
端小平还指出随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始运行和丝路基金等资金流大规模投入到一带一路国家我国纺织工业重点投资目标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将进一步改善化纤行业作为纺织工业的重要配套将联合参与和纺织企业打造中国+周边国家的制造基地布局推进纺织化纤工业产能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