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国贫县”生产全国七成眼镜盒 年产值10多亿
小小的眼镜盒可能是每个佩戴眼镜者都会拥有的小物件而你手中的这个小物件有一半的可能是产自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这个只有约17万人口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一年产各类眼镜盒约6亿只产量占全国的70%左右年产值10多亿元
新河县眼镜盒生产起源于1972年当时我们村有一个村办眼镜片生产车间主要生产老花镜同时还有几个人专门制作眼镜袋新河县眼镜盒协会会长苏建新说眼镜袋就是我们县眼镜盒的前身到1985年村里已经有14户农民集资共同做眼镜盒了
现年60岁的苏建新是新河县新河镇前保村人1991年公职人员下海热潮中他从县林业局下海当时我从村里批发眼镜盒坐火车到沈阳长春哈尔滨以及内蒙古的一些大城市去销售跑一趟大概半个月时间带的1万只眼镜盒就卖得一干二净刨去路费和吃住费用一只眼镜盒纯利润1元钱说起过去的辉煌苏建新神情激动我一年出去跑五趟不耽误春种秋收一年纯利润5万元那可是个连‘万元户’都不多的年代所以每次去存钱时从来都不敢张扬
跑了三年销售之后苏建新有了10多万元的积蓄1994年他花费4.8万元购买了村里第一套机械化生产设备一天生产眼镜盒2500个以每只眼镜盒2.5元的价格卖给村里和他之前一样跑销售的人员自己的利润依然是每只1元当年他又添置了第二套设备两套设备一天纯利润5000元那时候钱真好挣苏建新感觉那是个日进斗金的年代
但是好景不长在他的带动下那些跑销售的村民有了积蓄之后陆续购置眼镜盒生产设备到1999年已经有40多户生产眼镜盒了生产者多了互相压价销售恶性竞争现象也随之出现到后来一只眼镜盒利润只有0.1元甚至更低
2003年经过30年发展新河眼镜盒始终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新河县委县政府认为要把小小的眼镜盒做成大产业就必须实现由家庭作坊式向现代自动化生产方式的转变那一年新河眼镜盒协会成立苏建新作为行业带头人任会长
一百艘小帆板也不如一艘航空母舰的战斗力新河县委书记李群江说新河县的眼镜盒产业虽然发展多年但制作工艺落后人员思想僵化要想大发展快发展打破沉闷的发展局面就必须引进源头活水引进外地的先进技术和雄厚资本
近年来新河县积极引导产品做精做专在产品质地上由过去单一的纸贴料膜发展到现在的透苯原色料真皮等在产品款式上由原来的几种发展到现在的百余种在产品功能上从单一的眼镜盒发展到礼品盒首饰盒工艺盒等产品设计更具人性化国际化同时新河县还专门建立了眼镜盒工业区已有24家规模企业在此安家落户初步形成了眼镜盒产业集群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客商纷纷前来洽谈业务
新河县眼镜盒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这个县的眼镜盒生产企业已达到210多家其中包括蓝驰鑫梦达等一批投资上亿元几千万元的龙头企业眼镜盒生产及相关产业吸纳劳动力超过1万人人均月工资2500元以上一年为从业者带来工资性收入超过3亿元产品出口至美国日本意大利新西兰韩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河也因此成为中国最大的眼镜盒制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