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臂:专业机构如何修复?
我的孩子是‘玻璃娃娃’从出生开始就不断骨折
近日来自河南的刘先生在社交平台发布求助信息
他的女儿小雅(化名)今年14岁身高仅1.2米体重20多公斤患有成骨不全症俗称脆骨病
据刘先生介绍女儿自出生后便多次骨折她一碰就骨折有时候自己咳嗽打喷嚏也会骨折
由于频繁骨折小雅的四肢畸形无法行走
如今孩子病情加重全身多处骨折急需手术治疗
玻璃人瓷娃娃脆骨病
这些看似可爱的名字背后却是患者日复一日的痛苦和煎熬
罕见病又称孤儿病是指流行率很低很少见的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之间的疾病或病变定义为罕见病
目前全球已知罕见病超过7000种我国罕见病患者约2000万人
脆骨病属于罕见病中的一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赵宇说罕见骨病包括多种遗传代谢病及遗传性骨病如软骨发育不全马凡氏综合征成骨不全症等这类疾病的发病率低常被误诊漏诊治疗难度大致残致死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罕见病为何如此难诊治
罕见病诊断困难重重很多罕见病患者平均诊断时间需要5到7年平均就诊5到6位医生平均误诊2次以上才能确诊且44%的罕见病患者曾被误诊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教授张晓坤表示罕见病诊断难度较大主要因为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症状体征累及全身多个系统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加之发病率低临床医生对罕见病认知度不高导致误诊漏诊情况较多
罕见病涉及血液骨科神经肾脏呼吸皮肤及重症等多个学科确诊往往需要多学科医生团队配合完成这也增加了罕见病诊断的难度
除了诊断难度大周期长外罕见病治疗也面临不少难题
罕见病用药被称为孤儿药
由于患者数量少市场需求有限药物生产量少因而研发成本高企业关注度不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罕见病无药可治的原因之一
我国罕见病患者有2000多万但已经上市的治疗罕见病的药物仅有5%能够进入医保目录患者经济负担较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张抒扬表示
罕见病患者长期面临境外代购药物花费高昂等难题
如何破解罕见病诊疗难题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罕见病防治与保障工作致力于破解罕见病防治困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制定并发布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明确了121个罕见病病种
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成立了324家医院参加的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办公室建立双向转诊远程会诊机制构建覆盖全国的新型罕见病诊疗服务网络提高罕见病综合诊疗能力
2023年由北京协和医院牵头申报的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获科技部批复建设这是我国首个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将围绕疑难重症和罕见病研究的重大需求开展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
目前我国在部分领域已经初步形成了罕见病研究的特色优势
张抒扬表示我国已建立了国家级的罕见病注册登记平台开展了上百种50万例罕见病患者注册登记研究构建了全球最大的单病种数据库为新药研发提供数据支持
我们希望通过实验室的建设整合国内优势单位力量搭建一个高水平的临床研究及转化医学研究平台
张抒扬说实验室将通过开展大规模自然人群队列研究建立中国疑难重症及罕见病患者生物样本库与资料库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等举措全面提升我国疑难重症及罕见病研究和诊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