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电子显微学技术揭示固态金属类液态行为
在科幻大片《终结者》系列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场面阿诺德施瓦辛格掏出霰弹枪朝液体机器人射击巨响过后身体和脑袋被打穿了数个大窟窿的液体机器人又慢慢恢复了原形真是打不死的小强!
东南大学研究团队新发现纳米世界里常温金属当面团揉
《终结者》的小强被打了几个大窟窿就是不死
这真的是遥远的明日科技吗?还是就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实?
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孙立涛教授团队与浙江大学电子显微镜中心张泽院士麻省理工学院李巨教授和匹兹堡大学毛星源教授的团队通力合作后发现在极小的纳米尺度下小于10纳米普通的固态金属在常温下受到挤压拉伸等外力作用后会像揉面团那样柔软甚至像液态那样任意变形;更为奇特的是外力撤除后还可以恢复原形10月12日这项研究的论文以Liquid-like pseudoelasticity of sub-10-nm crystalline silver particles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自然材料》上并被评为封面文章
据查询目前《自然材料》官网上公布的封面只到10月份尚不含上文的研究成果但是在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主页上可以发现中国科学家这一新技能被安排在了11月号的杂志封面上 着急想看的可以直接拖到页末
东南大学研究团队新发现纳米世界里常温金属当面团揉
从外面看金属银颗粒像液体水滴会摇晃并随时改变形状而它们内部则是超级稳定的晶体结构
且慢真的是普通的金属就可以吗?这不合乎直觉
对你没有看错普通金属在室温下就可能有这种神奇的特性但是前提是要在纳米尺度下
38岁的孙立涛教授带领团队发展了一种原位电子显微学技术并基于此在国际上首次观察到10纳米以下固态金属银颗粒在室温下的类液态行为据凤凰科技报道这些纯银粒子的直径不超过10纳米宽度不超过人类头发的1/1000
科研人员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宏观的金属材料的变形机制通常遵从经典的位错滑移和孪晶变形理论然而到了极小的纳米尺度金属表面原子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其变形机制越来越受表层原子的运动影响我们都知道表层原子是很活跃的纳米金属就仿佛穿了一层水膜一样的外衣一旦受到任何外力水膜一样的外层原子就会呼啦啦先运动起来这时候纳米金属就兼具了固体和液体的特性在挤压后表层原子迅速移动形成了新的表面层
这种变形机制会带来一个特别的后果那就是当撤除挤压时这层活跃的水膜分子又会呼啦啦往上跑以降低表面能直到把金属颗粒恢复原形这样就出现了实验中观察到的那神奇一幕不论怎么挤压金属颗粒最终都会恢复原形
科研人员把这种可以恢复原形的塑性行为叫做赝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