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有生意网 >访试管婴儿郑萌珠

访试管婴儿郑萌珠

   甘肃姑娘郑萌珠3月10日在西安一所大学里度过了她的20岁生日这个生日并不普通它代表着中国大陆试管婴儿技术已经走过整整二十年作为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郑萌珠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受到明星般的关注而现在的她更愿意和同龄人一样享受平凡而愉快的大学生活

    来历不凡的小萌珠

    郑萌珠的母亲郑桂珍是甘肃省礼县一位农村民办教师由于双侧输卵管堵塞她结婚20年始终没有怀孕生育1987年她怀着一线希望来到北京希望在医疗水平较高的首都达成心愿

    当时被誉为神州试管婴儿之母的张丽珠教授正和同行们一起搞试管婴儿研究由于对试管婴儿研究学界和坊间都还存在争论他们甚至不得不把研究定名为优生--早期胚胎的保护保存和发育的研究

    郑桂珍和张丽珠教授最终共同完成了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验1988年3月10日郑桂珍在北医三院产下了中国大陆第一例试管婴儿这个女婴出生时体重3900克身长52厘米非常健康活泼母亲为她取名萌珠萌的意思是萌芽寓意她是大陆试管婴儿技术成功的开始则是为了感谢张丽珠教授把这个小生命带到人间首例试管婴儿成功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一时间张教授手捧刚刚出生的小萌珠的照片登上了多家报纸的版面此后许多媒体更是对小萌珠进行长期追踪报道在郑萌珠的童年记忆里每年过生日前后家里都会来些叔叔阿姨采访拍照摄像忙得不亦乐乎她隐约感觉到自己和其他的小朋友并不一样也能感受到自己的生活牵动着很多人的心就在这种种异样的感觉中她渐渐长大了为了不让外界关注对小萌珠成长造成影响父母在她10岁之后尽量不接受采访不参加活动郑萌珠一度从公众视线中消失了

    小郑姑娘的烦恼

    2006年郑萌珠进入西安一所大学的英语专业学习这个活泼开朗还有点古灵精怪的女孩很快融入了大学生活也赢得老师同学的喜爱但没人知道她的特殊经历直到今年3月陆续有媒体报道出来郑萌珠的平静生活才被打破

    我理解记者们的工作可我还是觉得烦和记者刚一见面郑萌珠就毫不客气地表达了抵触情绪我的生活已经被影响了虽然嘴上抱怨可她很快又恢复了爽朗的个性无拘无束地和记者聊了起来

    眼前的郑萌珠一米七的个头一身运动风格的打扮虽然架着一副近视眼镜还是显得青春而健康和许多这个年龄的年轻人一样她思维活跃很健谈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大部分女孩子相比她的言谈举止中透露出更鲜明的个性颇有些男孩子气连宿舍管理员阿姨也评价说这孩子平时大大咧咧的性格特别好换作一般的女孩子面对媒体的关注和大家的议论也许难以承受压力我觉得我和其他人没什么不同所以我不喜欢别人用异样的眼神看我或者问我一些奇怪的问题郑萌珠说小时候没有自主能力别人来询问或者记者来采访只能被动接受任人摆布但现在长大了她非常在意自己的权利如果我不想说什么做什么我会拒绝郑萌珠说

    她要把幸福传递

    尽管试管婴儿的身份给郑萌珠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烦扰但是谈及自己的出生她始终抱以积极的看法和感恩的心态我的爸爸妈妈通过试管技术生了自己的小孩享受到了一个完整家庭的感觉我们全家都很幸运我们现在过得也很幸福郑萌珠的老师和同学在看到媒体报道后也都表现得平和而自然她所在院系学生科的李老师表示学校方面很尊重郑萌珠的隐私权也尽量不让媒体和她生活圈子以外的人来打扰她在我们眼里郑萌珠同学和其他学生没什么区别过去人们觉得试管婴儿很神秘现在渐渐认为这是很正常很普通的事情了据卫生部统计在郑萌珠出生后的十余年里中国大陆大约有10000名试管婴儿出生而根据一些省市的统计来看实际数字应该远远超过这项统计目前全球试管婴儿的数量也达到数百万之多

    作为大陆首例试管婴儿郑萌珠出生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她的健康成长也为更多渴望孩子的家庭带来希望和鼓励20岁的郑萌珠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她告诉记者自己本来不希望在媒体上出现希望能安安静静地过自己的生活但是如果报道她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试管婴儿技术她乐意做出小小的牺牲本打算学医的她却学了英语专业但这也并不妨碍她对试管婴儿群体的关注她一直很关注相关的研究和报道今年她还专程到北京参加了试管婴儿的聚会因为试管技术我和家人得到了幸福我希望能把幸福传递郑萌珠说

内容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试管
试管,化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用作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加热之前应该预热,不然试管容易爆裂)使用。试管分普通试管、具支试管、离心试管等多种。普通试管的规格以外径(mm)×长度(mm)表示,如15×150、18×180、20×200等。
暂无相关推荐供应商
还没有用户评论

推荐服务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举报
已屏蔽发表于2013-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