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纶柔性光学封装材料:助力柔性LED透明显示
一什么是柔性LED透明显示屏
柔性LED透明显示屏是在常规LED透明屏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创新的设计去掉冗余部分使得屏体更加通透轻薄并且具备柔性可弯曲的特质柔性LED透明显示屏既可以当作常规显示来使用也可以应用于特殊显示领域比如用来制作创意异形屏柱形屏球形屏曲面屏等被广泛应用于玻璃幕墙商场广告展览展示创意艺术景观等场景
二LED软膜屏
目前柔性LED透明屏产品中轻薄性视觉效果最好的一种产品是LED晶膜屏也叫软膜屏薄膜屏或柔晶屏等它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产品是通过LED灯珠裸晶植球技术再将元器件固装在蚀刻有网状电路的透明柔性薄膜上得到的具有可任意裁剪可曲面显示高透光率(可达95%以上)超轻超薄等优点
但LED晶膜屏的LED灯珠柔性透明线路板以及金属网格导线均是裸露在空气中LED灯珠在受到意外撞击后极易发生脱落而且金属线路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空气湿气紫外线等的影响而发生氧化老化最终造成线路短路等异常情况不仅影响了产品的使用效果也影响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针对以上问题目前有厂家依照LED晶膜屏的灯珠位置和间隙大小把双面附有胶层的硬质透明板材挖出对应的灯珠孔位再把LED晶膜屏和板材粘结在一起并透过板材上的胶层把LED晶膜屏再安装到玻璃上这种方法保护了LED灯珠免受撞击且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绝大部分金属线路并可以使产品在玻璃上平整贴附
但在实际的适用过程中这种方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板材挖孔位置LED灯珠焊脚以及周围的金属线路没有完全保护起来
2硬质透明板透明板上的胶层由于材料特性不同受季节变化天气冷热变化的影响比较大产品贴在玻璃上后容易发生翘角和气泡
3产品只能用于室内场景户外的标牌广告艺术景观等应用场景受到限制
4硬质透明板材板材双面贴附胶层板材挖孔等耗材费用以及加工费用较高造成产品的成本大大提升
三新纶柔性光学封装材料
针对目前LED晶膜屏在使用中存在的撞灯线路氧化等问题以及LED晶膜屏户外应用场景的限制新纶光电研发团队在2019年推出了适用于LED晶膜屏封装保护的柔性光学封装材料并配合客户成功地应用于多个户外显示项目
新纶柔性光学封装材料分为室内和户外两种除了具有无毒无味安全环保的优点外还具有无色透明(透光率≥98%)收缩率小(<0.1%)耐高温(95℃)/低温(-40℃)性能耐紫外线照射耐盐雾长期使用不变黄等特点
经封装保护后的LED晶膜屏其整体性能可以获得大幅提升如
1提升对LED灯珠的防护效果光学材料完全包裹LED灯珠及焊接处防止灯珠脱落
2提升显示效果LED灯珠与保护面板/玻璃间不存在空气层可减少光损失提升亮度和减小功率
3提升对线路板和金属线路的保护光学材料完全覆盖住线路板及金属导线防止因导线损伤氧化造成的线路短路
4提升防尘防水防潮防撞的性能提升LED屏整体的适应性与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
此外经封装保护后的LED晶膜屏还具有以下特征
1轻薄封装保护后的LED晶膜屏厚度在1.5-3mm单位面积重量≤2Kg/m2
2高透光率柔性光学封装材料不会改变原有LED软膜屏的透光率
3柔软可弯曲可裁剪适应弧形结构适合曲面显示
4安装维修维护方便可针对性更换死灯不需要废弃整块屏幕
5耐候性好产品可耐高/低温耐紫外线户外产品可耐水淋耐盐雾
6整体成本相对挖孔贴合要低
四结语
作为当前LED显示屏市场的宠儿LED透明屏随着产业链技术不断成熟和成本的持续下降伴随智能新零售沉浸式视觉等概念在显示领域越来越炙手可热早在2012年美国市调机构Displaybank在其透明显示器技术与市场展望报告中就曾大胆预测 到2025年 透明显示的市场产值约872亿美元 毋庸置疑作为透明显示领域重要组成部分LED透明屏市场前景十分可观而柔性LED透明屏作为LED透明显示屏细分领域的后起之秀其出色的性能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纳这也预示着持续的创新在LED显示领域发挥的关键作用柔性LED透明屏想要在LED显示领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需加大科技投入与创新力度并与产业链上下游的设备材料厂商通力合作根据市场的终端需求完善产品这样柔性LED透明屏开疆扩土的脚步才会逐步加快
新纶光电材料(深圳)有限公司致力于为智能触控行业功能材料提供完整解决方案所开发的高灵敏度触摸屏用有机硅OCR/LOCA产品应用于在显示部件如盖板玻璃触控传感器和LCD模块各个组件的全贴合过程中利用有机硅OCR/LOCA和A/R玻璃配合完美解决触摸屏与显示面板之间的空气层的光损失问题在阳光下可以将对比度提高400%提升触摸显示屏在户内外的可视性由于高灵敏度触摸屏用有机硅OCR/LOCA在-50-200℃的范围内能够长期使用可提高显示屏的可靠性能从而延长显示屏产品寿命与框贴组件相比高灵敏度触摸屏用有机硅OCR/LOCA还能降低外力冲击的影响提升抗冲击性能和耐弯曲强度增加触摸屏的可靠性液体有机硅OCR/LOCA能够在较宽范围的调节产品的贴合厚度更好的填充油墨和涂层的间隙并实现更纤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