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氨甲环酸的Z-异构体提高注射液质量
氨甲环酸又称止血环酸凝血酸氯化钠注射液是近年上市的新制剂主要用于急性或慢性局限性或全身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的各种出血以及富有纤溶酶原激活物脏器的外伤或手术出血但是在其制备过程中易产生乳光导致澄明度不合格国外药典对氨甲环酸原料中Z-异构体规定了限度(大多为0.5%)佳诚医药公司的技术人员对不同厂家的氨甲环酸原料进行研究后发现通过控制重金属离子pH值灭菌温度等因素可使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中的Z-异构体的含量在规定的范围内保证溶液不产生乳光从而使溶液的澄明度符合要求
控制氨甲环酸原料
技术人员选择了不同厂家的氨甲环酸原料在相同的条件(pH值灭菌时间温度压力等)下进行实验对原料及注射液中的Z-异构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检测方法为用硅胶作填充剂以正己烷-无醇氯仿-冰醋酸(120誜80誜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20纳米流速为1毫升/分钟理论板数按Z-氨甲环酸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结果表明氨甲环酸原料中的Z-异构体对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中的Z-异构体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控制原料中的Z-异构体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药品的质量
pH值应在6.5~7.0之间
我国药典对氨甲环酸注射液的pH值规定为6.0~7.5佳诚医药公司的技术人员在pH值6.0~7.5之间进行了多组试验在pH值为6.16.36.57.07.5时Z-异构体的含量分别为0.35%0.26%0.15%0.13%0.11%由此可见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Z-异构体的含量降低因此在调节pH值时要精确溶液的pH值最好在6.5~7.0之间
115℃灭菌30分钟
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灭菌条件的控制非常重要若控制不好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中的Z-异构体将会明显增加从而影响澄明度
在灭菌过程中首先要控制好灭菌温度温度过高会使Z-异构体增加一般应控制在115℃左右其次灭菌的时间也不能过长应在30分钟左右灭菌结束后要及时冷却取出产品
减少重金属的影响
生产大容量注射液时配液环节通常在不锈钢罐中进行经过多次实验技术人员发现产品易产生乳光造成质量不合格的原因是氨甲环酸药液与重金属发生络合反应在配制时对罐壁与药液间施以微电压阻止重金属向药液流动即阻止重金属与药液发生络合反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中Z-异构体的产生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另外由于氨甲环酸的制备过程中有氧化-还原反应需用重金属离子作为催化剂所以在原料合成时应注意控制重金属离子以减少Z-异构体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