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有生意网 >把光谱看得更通透(治学者)
把光谱看得更通透(治学者)

把光谱看得更通透(治学者)

qh 发表于2016-11-25

科研人员在为光栅检测做准备工作

在1毫米距离里划出6000道刻槽且槽型均匀这意味着在20公里的刻距内刻槽间距误差小于一根头发丝的千分之一这正是不久前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制的大型高精度衍射光栅刻划机达到的刻划精度

走进长春光机所实验室项目组科技人员向记者介绍了一块银灰色近似不透明玻璃窗的光栅它是这套精密机械之王的杰作也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精度中阶梯光栅打造这台精密机械之王正是长春光机所光栅刻划机老中青三代研制项目组

光栅是分析万物光谱信息的芯片应用遍及海陆空吃穿用

人类如何通过光认识世界项目负责人长春光机所研究员唐玉国说人类借助光认知世界有两种方式一是光学成像二是光谱分析光学成像可以看到物质世界的形状尺寸等外在信息地球上所知的元素及其它们的化合物都有自己的特征光谱线光谱分析可以获得物质成分信息帮助我们看清事物的本质

但要住光谱信息并不容易日常生活中的光是由红绿等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而单色光才能更好地记录下物质的光谱信息光栅是一种非常精密的光学元件它的神奇在于它能从复色光中解析提取出单色光

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少看到光栅但其实它的作用无处不在人们去医院抽血检验原理就是依靠光谱仪器里的光栅来实现观察血液里的成分是否符合健康标准项目组成员长春光机所研究员巴音贺希格说简单地说光谱分析需要光谱仪器光栅之于光谱分析的作用就如芯片之于计算机是核心和‘大脑’

与血液检查原理类似分析不同物质的光谱可以探查出农药残留钢材质量爆炸物特性等许多重要信息唐玉国表示光栅的价值不限于光谱仪其应用遍及农轻重海陆空吃穿用等各行各业既能看天也能看地看人在天文观测中通过光谱测量得到天体的组成及其与地球的距离从而揭示宇宙诞生及演化规律在光通信领域光栅的分光作用使得不同波长的光能够携带信息顺着光纤飞入千家万户

通常光栅性能越强能分析出的物质成分就更精细光栅面积越大集光率和分辨本领就越高光栅的精度越高信噪比就越高2009年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启动光栅刻划系统研制工作一开始就瞄准世界领先水平攻克光栅同时做大做精的难题

精密机械之王成功刻划出了400毫米×500毫米的大面积中阶梯光栅标志着我国大面积光栅制造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这一块光栅有多强唐玉国说最有经验的油漆工能辨别出1000多种色彩的微妙变化而光栅理论上能够分辨出超过4亿种可谓世界上感知色彩的最强利器

光栅刻划机是制作光栅的母机做大做精光栅是世界性难题

以防尘服武装再经风淋室除尘记者才得以获准进入实验室这里有一套精密的环境保障系统要求在30天内温差控制在±0.01℃之内

项目组成员长春光机所研究员齐向东参与了光栅刻划机的设计研制调试等全过程并长期在一线担任指挥他说这台仪器对环境要求极为严苛气温气压空气成分等哪怕极其微小的变化在纳米的尺度下也可能带来巨大的刻划误差

对环境的苛刻要求源自光栅刻划机自身的高精度它由上千个元件部件精妙配合而成几乎所有关键部件冲击世界极限水平加工装调精度难运行保障环境要求之高前所未有

丝杠蜗轮导轨是刻划系统三大件项目启动之时国内现有机床技术根本达不到精度要求研究组不得不采取土办法手磨加工

丝杠被誉为刻划机的心脏其精度水平直接影响整机性能国内不能造国外买不到已经退休的80岁高龄老专家张泰返聘回所并亲自上阵带领青年团队不分昼夜加工和检测历时近1年时间终于研磨出这根丝杠这也是目前世界上精度最高行程最长的三角螺纹丝杠

用同样的方法项目组费时6个月加工出蜗轮8个月加工出V形导轨这些具有亚微米纳米量级的关键器件都是科研人员用双手研磨出来的此外项目组成员为了攻克金刚石刻划刀光栅镀膜等技术难题也屡屡实验研磨调整方才达到了光栅刻划机的要求有一次项目组去外面交流一握手对方都说你们的手不像科学家倒像工人巴音贺希格回忆

立项之初研制计划时间是三年半但由于整个过程比预料困难太多前后花费了近8年成为严重耽搁的项目研制期间我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往往‘按下葫芦又起了瓢’好不容易攻克一个困难新的问题又立马出现齐向东说科研人员不停地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有时候甚至要推翻之前花了很长时间建立起来的假设否定自己重新开始这8年中我曾多次感到绝望以为进行不下去了大光栅通过验收时又觉得一切都很值得

这项成果使我国在光栅领域不再受制于人并将精密机械加工技术推向世界前沿

国际上掌握光栅研制技术的国家很少大面积高精度光栅是科技强国竞争的焦点在此之前只有美国能够制作300毫米以上中阶梯光栅

大面积高精度光栅刻划机的成功研制使我国战略高技术领域所需的光栅不再受制于人还将我国精密机械加工技术推向了世界前沿

我们这一代科研人员做出这台机器离不开长春光机所几代人的努力我们只是属于摘桃子的人没有前辈的积累没有青年梯队人才的付出都不可能完成这项艰巨任务是老中青三代人的结晶齐向东感慨

1959年长春光机所自主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光栅刻划机和第一块光栅项目期间我国第一代光栅刻划机的领军人机械刻划光栅创始人梁浩明回到长春光机所在重要问题上给出了指导意见带领团队手工研磨丝杠等精密零部件的张泰先生也是我国第一台光栅刻划机研制的参与者已经退休的郝德阜研究员参与了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目前我国第一台光栅刻划机依然没有退休半个多世纪前仅仅借助少量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梁浩明等人开始了光栅刻划机的研制工作没有专门设计的计算机软件设计人员就靠手工绘制来画图没有数控机床科研人员就靠双手打磨加工零部件精度甚至比当今数控机床加工还要高

上世纪80年代长春光机所计划研制高精度大面积光栅刻划机由于资金等种种限制项目搁浅我国遗憾地错失了追赶光栅制造强国的机会制造大光栅也成为我国光栅人的梦想

我们有信心也有信念能够完成项目长春光机所具有数十年的技术积累此外现代精密仪器加工技艺水平更高技术条件更好老一辈在物质匮乏年代都能够制造出精度非凡的光栅刻划机我们有条件也有责任把新一代刻划机做好齐向东说

八年磨一剑项目组研制的这套大型高精度光栅刻划系统攻克18项关键技术取得9项创新性成果

让唐玉国欣喜的是经过光栅刻划机项目历练一批青年人才成长起来了关键技术得到有效传承他还说研制成功并不是刻划机的重点未来项目组还将从精稳快新四个方面对它进行持续改进和技术升级提升性能使其在满足国家重大科研对大光栅需求的同时始终保持国际领先

内容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还没有用户评论

推荐服务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举报
qh发表于2016-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