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思想拐杖”
时间在无声无息地流淌中总能为记忆留下几个鲜明的烙印2003年一次再普通不过的活动竟让一个下海经商近10年的女人与《中华工商时报》结下不解之缘
那天我做了一个关于商人道德的发言讲述了两个观点一是儒商文化强调了儒商要具备‘仁义礼智信’的品质二是讲了财富的核心价值观即财富的动机财富的获取和财富的分配这在当初还是一种比较有特点的观点立刻引起了在场记者们的关注中华工商时报的记者对这个观点尤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眼前这位优雅的女企业家面对熟悉而又亲近地时报记者娓娓道来记忆中就是这样一个话题拉近了我与时报的距离尤其是我的一些经商理念在时报这张民营企业家都关注的平台上登出后引来了同行的广泛关注和共鸣一下子有一种让我找到知音的感觉逐渐的时报的阅读成了我每天的功课中央对民企的政策各地方政府对民企不同的招商办法以及一些成功的企业家的宝贵经验都给了我丰富的营养办企业很少能有大把的时间用来学习但时报为我提供了随时可以学习的便利就这样我对时报也产生了越来越深的依赖这种依赖继而发展成一种责任每当看到时报有变化时我的心都会动一下随之整个人也会为她做些调整
作为时报的受益者我真心希望报纸越办越好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民营企业家受益这就需要我们的时报更加努力记得最初我不敢和媒体交流的尽管在做企业时有许多的想法和心得不敢也没地方与社会层面进行交流缺乏社会认同感为此我曾经非常苦闷其实这也是所有企业家的内心苦闷是时报跟我说‘你可以大胆的说出来这是企业家娘家的报纸它就是你们的话语平台’
时报成了郭丽双工作生活的一部分每每到国外她都会收集大量当地报纸带回来给时报做参考
这张报纸曾经并且依旧做着我游走商圈江湖的‘思想拐杖’也是我商海沉浮中的精神寄托我随着它的起伏上下跟着它的盛衰喜悲所以我由衷的希望它走出低谷走出自身精彩作为这张报纸忠实的读者坚定的信徒笃实的拥趸和铁杆的‘粉丝’
我将用我全部力量和智慧促进报社进步与发展让这个平台带给中国民营企业家更高的思想高度我会把这个工作当做我对社会对民营经济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我还会依靠自身能力影响更多的企业家带着他们走进这张真正属于自己的报纸之中来
10年的相依相伴岂能几个小时可以说完郭丽双用她亲身的经历和思考写就了民营企业家与报纸的爱恨情愁
通过这次对话记者深切的感到中华工商时报的未来是无可限量的有这么好的读者参与者支持者我们没有理由不珍视版面上的每一个字符它不仅凝聚着作者的艰辛还承载着无数双默默注视的眼睛期待的目光不辜负这份信任这也是我们报社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