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磨料磨具企业们为何“喜欢”价格战?
在我上小学时常有人在操场上打架想要预测何时打架往往很难某个男孩可能说了另一个男孩不爱听的话双方对话的火药味越来越浓然后就打起来了幸运的是这样的争端通常会很快平息没有人会因此受伤
公司之间也会出现争斗就像我之前所说相互合作一起将价格维持在高位通常符合各家公司的利益但公司有时候却会发动破坏性的价格战尽管与校园打架一样难以预测但有时候公司之间的争斗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价格战的经济学规律
预测价格战争的关键因素是一个被经济学家称为 规模经济(Economiesofscale)的概念要理解这一术语我们首先需要对公司的成本结构有一定了解公司的成本主要分为两类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与生产挂钩产量的多少关系到变动成本的高低另一方面固定成本不会随着产量变动无论产量多少公司都需要支付这一部分费用例如假设你开了一家锯片厂每个锯片需要使用的金属粉末成本就属于变动成本而锯片厂的厂房租金则是固定成本
规模经济来源于公司在某一特定时间段提高产量时两种成本的变化方式随着产量提升可变成本随之提升而固定成本不变这就意味着公司产量越高每件产品的成本就越低每件产品的可变成本一样而固定成本却会分摊到更多的产品上所以锯片厂卖出的锯片越多每片锯片包含的租金成本就越低这种产量提升带来的平均成本降低就被称为规模经济
这和预测争斗有什么关系如果一家公司有着很高的固定成本而且产量远低于其潜在产能那么它的单位产品成本就会很高因为只有为数不多的产品在分摊固定成本这会让公司有很大意愿降低产品价格产品价格一旦下降不仅能卖得更多(从竞争者那里抢夺销量或增加整体销量)还能降低单位成本这是个好消息坏消息是有着类似成本结构的竞争者同样想要降价结果就是价格战打响而各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却不会有太大变化
价格战的成本
也就是说当固定成本占据总成本大头市场需求很低公司的实际产量大大低于其生产能力时价格战就更有可能打响在中国空调制造业历史上我们曾见过这种情况中国有三家公司主导了这个行业格力美的和海尔在2014年10月的国庆黄金周期间格力大幅降低了空调价格美的和海尔也迅速跟上导致部分型号的空调降价幅度高达40%
类似的价格战也曾在2002年至2004年发生过那些年即便空调的材料成本正在上涨但这些顶尖品牌的产品售价却下跌了20%最后的结果是空调厂商从大约300家变成了10家那些无法盈利的厂商全部关闭了
这两段时间有什么共同点2014年10月由于新房销量走低夏天也异常凉爽空调厂商为生产能力过剩而困扰同样2002年至2004年的价格战也是由于供大于求各公司争抢市场导致的这两段时期需求过低公司生产能力过剩没有足够的产品来分摊他们的固定成本
他们的固定成本有多高呢我只能根据公开信息做一个大致推算根据2014年以来的数据美的的营业毛利为8.8%营业收入中有75.1%用于支付可变成本16.0%用于支付固定成本由此我们可以计算出美的的规模罚金scalepenalty即缩小规模会导致的成本增幅举个例子如果美的的产量只剩80%售价保持不变那么公司的营业毛利就会降到4.8%(可变成本依旧是75.1%但固定成本会提高到营业收入的20.1%)固定成本在这里相对重要因为减少20%的产量几乎就砍掉了一半的利润看看格力的财务状况你会发现类似的规模罚金
这说明固定成本不好吗不一定当需求很大的时候比起那些可变成本比例更高的公司有高昂固定成本的公司可以把它们分摊到更多的产品上如果新房的销量提升又遭逢酷暑的话空调厂商就会对他们高昂的固定成本心存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