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力传感器设计技术原理及分析
导读 对于电阻应变片式测力传感器来说弹性体的结构形状与相关尺寸对测力传感器性能的影响极大可以说测力传感器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其弹性体的形状及相关尺寸
一概述
对于电阻应变片式测力传感器以下简称测力传感器来说弹性体的结构形状与相关尺寸对测力传感器性能的影响极大可以说测力传感器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其弹性体的形状及相关尺寸如果测力传感器的弹性体设计不合理无论弹性体的加工精度多高粘贴的电阻应变片的品质多好测力传感器都难以达到较高的测力性能因此在测力传感器的设计过程中对弹性体进行合理的设计至关重要
弹性体的设计基本属于机械结构设计的范围但因测力性能的需要其结构上与普通的机械零件和构件有所不同一般说来普通的机械零件和构件只须满足在足够大的安全系数下的强度和刚度即可对在受力条件下零件或构件上的应力分布情况不必严格要求然而对于弹性体来说除了需要满足机械强度和刚度要求以外必须保证弹性体上粘贴电阻应变片部位以下简称贴片部位的应力应变与弹性体承受的载荷被测力保持严格的对应关系;同时为了提高测力传感器测力的灵敏度还应使贴片部位达到较高的应力应变水平
由此可见在弹性体的设计过程中必须满足以下两项要求
1贴片部位的应力应变应与被测力保持严格的对应关系;
2贴片部位应具有较高的应力应变水平
为了满足上述两项要求在测力传感器的弹性体设计方面经常应用应力集中的设计原则确保贴片部位的应力应变水平较高并与被测力保持严格的对应关系以提高所设计测力传感器的测力灵敏度和测力精度
二改善应力应变不规则分布的应力集中原则
在机械零件或构件的设计过程中通常认为应力应变在零件或构件上是规则分布的如果零件或构件的截面形状不发生变化不必考虑应力应变分布不规则的问题其实在机械零件或构件的设计中对于应力应变不规则分布的问题并非不予考虑而是通过强度计算中的安全系数将其包容在内了
对于测力传感器来说它是通过电阻应变片测量弹性体上贴片部位的应变来测量被测力的大小若要保证贴片部位的应力应变与被测力保持严格的对应关系实际上就是保证在测力传感器受力时弹性体上贴片部位的应力应变要按照某一规律分布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弹性体贴片部位应力应变分布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是弹性体受力条件的变化
弹性体受力条件的变化是指当弹性体受力的大小不变时力的作用点发生变化或弹性体与其相邻的加载构件和承载构件的接触条件发生变化如果在弹性体结构设计时未能考虑这一情况就可能造成弹性体上应力应变分布的不规则变化这方面最典型的实例是筒式测力传感器
当筒式测力传感器上下端面均匀受力时在弹性体贴片部位的整个圆周上应力应变的分布是均匀的当上下两个端面上受力情况发生变化后力在两个端面的作用情况不再是均匀分布的这时弹性体贴片部位圆周上应力应变的分布情况就难以预料了如果筒式测力传感器弹性体的高度与直径之比足够大弹性体贴片部位圆周上的应力应变基本上还是均匀分布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很少能为测力传感器提供较大的安装空间位置因而筒式测力传感器弹性体的高度与直径之比很难做到足够大弹性体贴片部位圆周上应力应变将不均匀分布而且不均匀分布的情况随弹性体受力情况的变化而改变在这样的条件下弹性体贴片部位的应力应变与被测力不能保持严格的对应关系将造成明显的测力误差
为了减小由于弹性体受力条件的变化引起的测力误差有些传感器设计者采取在筒式测力传感器弹性体上增加贴片数量的方法尽可能将弹性体上贴片部位圆周上应力应变分布不均匀的情况测量出来这样的处理方法有一定的效果可以减小弹性体受力条件的变化引起的测力误差但这种方法毕竟是一种被动的方法增加的贴片数量总是有限的还是很难把弹性体上贴片部位圆周上应力应变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全部测量出来测力误差减小的程度不够显著
由于弹性体受力条件的变化引起的测力误差的实质是弹性体贴片部位圆周上的应力应变的不规则分布如果能使弹性体贴片部位圆周上的应力应变分布受到一定条件的约束迫使贴片部位的应力应变按照某一规律分布因而使得弹性体贴片部位的应力应变与被测力基本保持严格的对应关系由此来减小因弹性体受力条件的变化引起的测力误差
对于筒式测力传感器来说在承载强度足够的条件下如果将弹性体贴片部位圆周上不贴片的部位挖空使得应力只能在未挖空的部位分布大大改善了应力应变不规则分布的情况或者说应力应变的不规则分布仅仅限于未挖空的部位并且其不规则分布的程度不会很大因此在未挖空的部位粘贴电阻应变片就能使测得的应力应变与被测力基本保持严格的对应关系
上述处理方法实际上出于这样一个原理通过某种措施使弹性体上的应力应变集中分布在便于贴片检测的部位实现测得的应力应变与被测力基本保持严格的对应关系以保证传感器的测力精度
作者曾用上述方法对筒式测力传感器进行改进改进前的普通筒式传感器测力误差大于1% F.S.改进后局部挖空的筒式传感器测力误差为0.1~0.3%F.S.测力精度明显提高
三提高应力应变水平的应力集中原则
若要测力传感器达到较高的灵敏度通常应该使电阻应变片有较高的应变水平即在弹性体上贴片部位应该有较高的应力应变水平
实现弹性体上贴片部位达到较高应力应变水平有两种常用的方法
1整体减小弹性体的尺寸全面提高弹性体上的应力应变水平;
2在贴片部位附近对弹性体进行局部削弱使贴片部位局部应力应变水平提高而弹性体其它部位的应力应变水平基本不变
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提高贴片部位的应力应变水平但对弹性体整体性能而言局部削弱弹性体的效果要远好于整体减小弹性体尺寸因为局部削弱弹性体既能提高贴片部位的应力应变水平又使得弹性体整体保持较高的强度和刚度有利于提高传感器的性能和使用效果
局部削弱弹性体提高贴片部位应力应变水平的原理是通过局部削弱弹性体造成局部的应力集中使得应力集中部位的应力应变水平明显高于弹性体其它部位的应力水平将电阻应变片粘贴于应力集中部位就可以测得较高的应变水平
局部应力应变集中的方法在测力传感器的设计中经常被采用尤其在梁式测力传感器如弯曲梁式和剪切梁式测力传感器的弹性体设计中被广泛应用局部应力应变集中方法应用较为成功的当数剪切梁式测力传感器剪切梁式测力传感器是通过检测梁式弹性体上的剪应力剪应变实现测力的其弹性体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问题这里仅以一简支梁式的弹性体为例
由材料力学中有关梁的应力分布知识可知当梁承受横向弯曲载荷时在梁的中性层处剪应力剪应变最大如果要检测梁上的剪应变应该在梁的中性层处贴片为了提高贴片处的剪应力剪应变水平可将弹性体两侧各挖一个盲孔盲孔的中心应在中性层处电阻应变片应该粘贴在盲孔的底面上
对于梁形构件来说其弯曲强度是主要矛盾在一个梁满足弯曲强度的情况下剪切强度一般裕量较大当在中性层附近挖盲孔后该截面上腹板上的剪应力剪应变明显提高然而该截面上的弯曲应力提高很小因此剪切梁式弹性体应用局部应力集中方案后被检测的剪应变大大提高使该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显著提高而对整个梁的弯曲强度影响很小使整个梁保持了良好的强度和刚度
四小结
在测力传感器的设计过程中如能自觉地按照上述两种应力集中的原则对弹性体进行结构设计就能够收到提高测力传感器的测力精度和测力灵敏度的良好效果灵活恰当地运用应力集中的原则对于设计和生产高性能的测力传感器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内容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