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限价令遭规避 限价药“变脸”后高价销售
第1页:无分页标题!第2页:无分页标题!
曹林告诉记者在我国医院对药品有垄断优势国家限制药品最高零售价后医院在药品招标时往往会放弃降价药转而选择利润空间大价格高的药品
剑指高药价的又一措施出炉了国家发改委拟从5月1日起调整部分消化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限价此次价格调整共涉及53个药品品种300多个剂型规格平均降幅17%据统计这是自1998年以来的第29次大规模药品降价
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了一个不太乐观的现实经历多轮限价令后实际效果并非人们预期的那么好比如限价药品在多地药店遭遇下架的情况屡见不鲜药企对限价药品变脸后重新销售且价格翻番医院招标时避开限价药
这一切让药品限价令的施展遭遇难题
部分药品降价死
发改委每次对高药价开刀后被降价的药品似乎总是难逃一降就死的命运
简单而言药品降价死的生成机制是当国家指定的某一批药品价格下调后其中部分药品遭遇各地药店下架代理商停止进货医院停止开方药厂停产
记者调查发现此番发改委调整53个品种的消化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限价其中部分药品在降价不久后已在一些药店悄然下架
在发改委官网公布的 《统一定价药品最高零售限价》中记者查阅到一种名为莫沙必列的药品该药品有多种剂型且不同规格价格不同最便宜的是1.7元/支(5mg*10ml)的口服溶液然而记者走访西安市几家大型连锁药店发现部分药店只有价格为22.5元的莫沙必列口服片与此同时诸如伊托必利利福昔明等消化系统类药品多家药店均表示没有货不过某药店销售人员对此表示此类药一般是医院开药店比较少有
事实上在发改委历年的药品降价目录中总有些廉价药品伴随着限价令而退出市场如规格为100mg*48布洛芬胶囊剂价格为2.7元但记者在药店并未看到有此规格的布洛芬规格为0.3g*20粒的布洛芬缓释胶囊剂倒是有价格为13.5元
同样规格为250mg*6的头孢拉定颗粒剂价格为2.9元规格为30mg*10g的洛美沙星软膏剂价格为4.5元但上述多家药店均没有该种规格药品出售
陕西省某大型连锁药店的销售人员向记者透露每次国家对药品降价后总会有一些药品下架我记忆中就有清热通淋胶囊诺氟沙星胶囊炎立消胶囊等药品接到公司通知要求下架去年34个月内药店就下了近8种(药品)
北京同仁堂西安国医馆馆长龚靖海对此表示药品降价后医院的利润被压低因此医院进药品时就会避开降价药在以药养医的体制下医生往往多开药开高价药而不会考虑限价药
陕西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曹林也告诉记者在我国医院对药品有垄断优势国家限制药品最高零售价后医院在药品招标时往往会放弃降价药转而选择利润空间大价格高的药品|
第1页:无分页标题!第2页:无分页标题!
老药变脸 价格翻番
事实上在降价死之外还有部分药品并未真正消失而是药企将其改头换面后重新包装上市新药的价格却比老药翻了几番
前述连锁药店的销售人员向记者透露药品变脸的情况很常见有的降价药品生产厂家一样但(药企)会换个包装或是多加一种成分重新上市还有一种情况是变换剂型和规格如片剂变为胶囊10粒装的变20粒
家住西安长安区的杨女士隔段时间就会购买一些常用药以备用她在买药时就曾遇到过药品变脸的情形我记得诺氟沙星胶囊曾散装卖一板很便宜后来都变成了盒装价格涨了几块还有牛黄解毒片以前一袋是5毛后来也变成了盒装
她补充说部分药品的化学成分和学名其实是一样的但是加了商品名称之后药品的价格就相差好几倍比如用于治感冒的双扑伪麻片药店就有各种品名的双扑伪麻不同品牌不同厂家价格相差数倍
对于老药变新药的现象各地的报道亦不鲜见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贵阳市民何先生曾经常服用一种名叫阿昔莫司的药品用以降血压以前买是71.11元/盒但当他最近再次购买时同厂同剂量的药却从胶囊变成了片剂而价格亦涨到了99.36元
另据有媒体报道称已经不常见的普通红霉素药品重生后市场上就有47种名称价格是普通红霉素的10倍再如一种名为巴米尔泡腾片的药品其实就是阿司匹林改的但价格相差几十倍
针对药品频频变脸规避发改委药品限价令的现象发改委去年出台了 《药品差比价规则》明确规定相同有效成分的药品不得以名称不同包装材料不同等为由制定不同价格防止企业通过变换名称变相涨价
此举被业界认为是发改委应对药品变脸风潮的有力举措但更多人关注其执行的效果药品差比价规则出台后会让药品变相涨价的现象得到遏制但是规则出台后能否有效实施地方监管很重要曹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