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有生意网 >碎成42片的盘子 修完后不留痕迹
*小猪侠*
碎成42片的盘子 修完后不留痕迹

碎成42片的盘子 修完后不留痕迹

*小猪侠* 发表于2016-05-31
拥抱最后变成了奢求,别在爱与恨之间逗留。

我市的文物修复师从业人数只有个位数肩上责任重重

修复瓷器需要很强的耐心

  

冼来顺修复瓷器的目标是修复如初

  

80后沈金颖在修补字画

  

修补字画要一一填洞

  

在厦门有一种职业的从业人数只有个位数那就是文物修复师虽然我市有不少博物馆纪念馆但绝大多数连一名文物修复师都没有文物破损只能送到外地修复事实上我国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不过2000人而他们面对的是1000多万件待修复文物

  

有些文物已久远如何将破损的物件复原而且要看不出曾经损坏过这就要考验文物修复师的功底这份看起来高冷的职业并不是那么好做


  

王怡蘋

  

碎片复原需要强大眼力和想象力

  

人物名片

  

王怡蘋中国台湾桃园县人从小就醉心历史文物本科她主修保险专业2009年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读博士2012年至今在华侨大学任教并兼职文物修复工作

  

职业感悟

  

以物论史很伟大

  

但使命也同样重大

  

在王怡蘋看来修复好文物的最大感受不是成就感而是完成使命后的轻松考古发掘时很多东西在文献上并没有记载要通过我们复原论证做归纳总结以物论史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但使命也同样重大

  

王怡蘋说截至目前经过她的手修复的文物至少有四五百件而且希望后人再研究时不会因为她的操作而出现误导文物修复一定是无损修复是可逆性修复为未来的技术留有余地

  

王怡蘋虽然嘴上说着辛苦但谈话间难掩对文物修复的热爱一路上兜兜转转了那么久我还是成了考古学家大概是当时发誓时太真诚了冥冥中和这个职业有缘我其实是背负着两个人的梦想在前进

  

文物展出七至八个月就要休养生息

  

走进四端文物院玻璃柜里的文物幻彩生辉可这些唐三彩人偶犀牛角雕陶瓷青铜等曾经四分五裂如今都在王怡蘋的巧手下复原记者盯着三彩人物陶俑看了许久都没有看出明显破损王怡蘋说陶俑刚送来时脖颈处是断裂的头与身子分开断裂部分需要粘合还要把陶俑的脖颈部分雕刻出来既要比例协调还要优美好看完成这些后还要等一周才能给陶俑表面补土把它做旧让岁月的痕迹留下来

  

王怡蘋介绍馆藏文物时就像是在说自己精心照顾的孩子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器物而是绵延数百年以上的生命王怡蘋说文物展出7至8个月之后就要把它们放回去休息因为不同文物的保存对温度干湿度空气含尘量都有不同要求人类活动的环境对文物保护并不理想因此每隔一段时间把文物放回典藏室恒温恒湿休养生息

  

本科学了保险研究生跨学科考了文博

  

读高中时王怡蘋就和好友约定以后要做考古学家但好友因病没参加考试本科时王怡蘋主修保险专业统计学拿到99分让她觉得课程很简单就去辅修中文系2003年王怡蘋考取逢甲大学历史与文物管理研究所文物组研究生当时的导师此前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工作王怡蘋有机会接触到馆藏的珍贵文物

  

王怡蘋说文物修复既要求掌握历史知识对手工操作和艺术修养也有近乎苛刻的要求我在本科学过素描国画雕塑读研前还自学烧制陶瓷做竹雕皮雕等这些都对修复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2009年王怡蘋选择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读博士主修夏商周考古主要是去考古现场挖掘文物做文物复原再写报告来论证发现那段时间很辛苦工作难度也很大拿回来的都是残件破碎件不同的碎片混在一起要复原需要强大的眼力和想象力但王怡蘋说正是这样的经历锻炼了她对文物的敏感度

  

赵庆生

  

猪鬃也是修复壁画的材料

  

人物名片

  

赵庆生中国文物修复专家书画家文物修复保护技术学科带头人现任厦门市博物馆陈列部主任从事文物修复工作近三十年

  

职业感悟

  

文物处处是生命

  

不了解只会做

  

做文物修复首先要喜欢才能尊敬深入这个行业掌握先进的修复理念和材料技术赵庆生说现在的文博人缺乏敬业精神缺乏对技术的钻研更谈不上毅力和坚持成天对着冷冰冰的物件如果不热爱没有情感上的沟通就无法和它们对话无从下手

  

文物上的每一处细节都是鲜活的生命不了解就变成死的东西有的人勉强做有形没有神赵庆生举例说狮子雕刻要把狮子的动作姿态和炯炯有神的双眼复原赋予它鲜活的生命必须具备全方位的技术技巧还有孜孜不倦的追求要把其当作一生的追求和艺术

  

带着山西特产跑厂家只为求得颜料

  

1990年28岁的赵庆生调任山西省文物技术中心任副主任负责山西全省文物资源保护和修复工作

  

每一次修青铜器修字画都要按照规定的方案但一动手往往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赵庆生曾在修复泥皮壁画时遇到脱皮现象壁画因日久风化脱离了土层为了解决问题赵庆生先要了解建筑墙体的材料年代和当时工艺过去用的黄泥还有骨胶稻草棉花猪鬃猪毛等碾碎后加在稀释剂里起到稳固结构的作用通过工具从空皮的地方浇灌下去

  

过去的壁画用的是矿物质颜料甚至是师傅自己研磨的颜色厚重年代久远也不变色修复壁画必须修旧如旧不仅技能有要求材料也不能图省事为了得到颜料赵庆生经常往北京跑北京琉璃厂有一家荣宝斋和一得阁厂专门生产颜料墨块但厂里的师傅并不太理会地方来的人赵庆生就花心思打听师傅的爱好每次都带上山西特产和师傅搞好关系拿到了颜料

  

有时费了老半天只是为了一个小部件

  

2000年赵庆生作为引进人才到厦门市博物馆工作主要负责陶瓷金属石木书画文献等文物修复赵庆生第一项工作是参与厦门市博物馆和福建省博物院合作的船模制作当时租了一个玻璃厂旧厂房来做

  

旧厂房旁有个垃圾场赵庆生就从里面了大批材料如汉代楼船上有一片席子店里卖的席子年份都很浅垃圾场里的席子不仅有纵横交错的网格还有包浆感觉厚实又有年份正符合船模的时代气息

  

赵庆生说文物修复不能改变原有材料和造型一定要按原样复原有时费了老半天可能就为一个零件

  

修复陈嘉庚纪念馆里的明代座椅茶几时赵庆生先用低度酒精和蒸馏水将上面的灰尘和污垢清理干净再将松动的物件全部拆开配一些新的榫卯用传统的胶加固再做旧之后赵庆生还要局部做旧用中国建筑601668,股吧彩绘使用的颜料调配颜色涂上去再用透明颜料和漆做保护层

  

冼来顺

  

修复好的瓷器

  

用强光手电筒都找不出痕迹

  

人物名片

  

冼来顺瓷器修复师数十年来复原了1万多件瓷器主要有瓶子盘子紫砂壶等从元代宋代清代到民国都有

  

职业感悟

  

瓷器修复要吃苦有耐心

  

还要能忍刺鼻气味

  

瓷器修复是一件苦差事要能吃苦有耐心还要能忍受刺鼻的气味现在冼来顺唯一的徒弟是他的太太冼来顺说以前修复条件比较差通风设备不好用的也不是进口胶会腐蚀皮肤越抓越痒最后手都肿了只能到医院打消炎针挂瓶好了再继续修但是过段时间又会发炎红肿如此反复

  

冼来顺认为最艰苦的就是各种颜色调不准单单青花瓷不同年代就有不同颜色要调得一模一样一点一滴都要精细眼睛看得难受有的颜色半个月都调不出来连睡觉的时候都在琢磨绘画也要非常精心细致一道眉毛一朵花一只鸟的眼睛都要静下心来画得非常逼真跟原来一模一样

  

过去比较粗糙现在越来越精细以前识别能力不高修复差不多能过关就行了现在对文物修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达到一模一样冼来顺说虽然艰苦但干一行爱一行活到老做到老看到破碎的东西修好了很有成就和自豪感

  

学艺时遇到假配方修复效果很粗糙

  

冼来顺退休前在厦门文物店工作2004年退休后在东渡古玩城开了一家修复瓷器的店

  

上世纪80年代冼来顺曾被派到国内多地参加瓷器修复培训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接触这门手艺不同老师教的方法不一样但都只是讲解修复程序关键的东西都不说甚至会告诉学生假配方按照假配方修复效果很粗糙怎么也达不到老师呈现的效果冼来顺说

  

没有正确的配方就只能靠自己琢磨回来后冼来顺琢磨了好几年拿化学材料反复试验直到摸清门道为止以瓶口破裂的青花天球瓶为例破裂的地方要先用瓷土混合后接好烘干然后用毛笔上釉画花纹上釉用自己调配的油漆等画花纹的颜料也是用水彩调配的要不断尝试找到相近的颜色三十多年来这些都是靠冼来顺自己摸索

  

接缝如含有铁渣修复后强光下有黑线

  

瓷器出现残缺首先要用化学药水清洗消毒再用蒸馏水浸泡蒸馏水不含铁可将接缝处清洗干净但如果有铁渣修复后用胶粘合的接缝处会发黄强光一照有一条黑线相对干净的瓷器要浸泡一两天比较脏的要半个月至一两个月泡干净才能烘干烘干才能粘结

  

破碎的瓷片要一块一块地用胶粘结一块干了才能粘下一块粘结的胶也有讲究有人就用了502胶虽可以快速粘合但有时半年后就会碎掉冼来顺托人从国外带回胶保证粘合效果

  

粘结碎片需要非常细心地拼接一点一点比对虽然碎片缺失就要用瓷粉和胶混合调配颜色后补上粘结完毕后瓷器要抛光机器和砂纸抛光会磨损瓷器表面用放大镜一下就能看出来冼来顺用布做成轮子来抛光之后再上色连强光手电筒都找不出痕迹

  

顾客都很讲究会看材料是否相似釉色是否一致瓷胎厚薄是否一样还要听起来没有碎音照起来没有痕迹冼来顺说他修过的最残破的瓷器是一个盘子碎成了42片花了三个多月修复如初看不出修复痕迹还有一个瓶子修好后顾客都看不出哪一边是修过的


内容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还没有用户评论

推荐服务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举报
*小猪侠*发表于2016-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