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有生意网 >变频电源是怎么发展的?
变频电源是怎么发展的?

变频电源是怎么发展的?

鹿演员 发表于2019-12-18
当个坏人吧,好人没前途,除了哭就是细数痛苦。

变频电源是在国内一般的称呼更准确的说应该叫交流电力频率转换器即Ac power Frequency Converter一般用缩写AFC来称呼变频电源的整个发展史基本是随着电子器件的发展而发展的

80年代前后电子式变频电源多以日本的小型仪器电源为主该类仪器电源多采用晶体放大的方式制作80年代后通过中国台湾传入中国大陆该时期的电源特点为功率小精度好效率低

80年代中国大陆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在此阶段中国大陆的进出口设备逐渐加大尤其以微波炉及空调为代表性的电器出口份额增加因此需求大功率变频电源进行测试对于该部分市场应用的需求原有的产品功率已不能满足所以电源厂家寻求新的技术来扩大电源的功率根据当时的技术条件及电子器件主要向两条路发展一方面是保持晶体式的方式不变采用多机并联的方式进行扩容另一种方式是采用功率晶体模组

晶体式多级串联的方式需要解决环流问题而且效率低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消耗太大功率晶体模组变频方式反应慢功率有限工作电压低耐压在600V左右输出采用PAM滤波方式(为单方波加低次滤波)输出波形失真较大这两种方式制作的电源产品功率依旧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所以大功率的负载需要变频测试时多采用电机后拖动发电机的方式(M+G)来满足

电机后拖动发电机的方式(M+G)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磨损以及效率转换问题后来参考美国技术采用SCR来做逆变器该方式制作的电源功率大能满足客户使用比较好的用于取代电机后拖动发电机的方式(M+G)但是该系列的产品有一个较大的缺点机器在转换的过程中噪音非常大达到70dB<1m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在80年代末富士生产出了第一代的IGBT该电子器件的特性集成了GTR及MOSFET的优点开关速度快通流能力强故很快就被应用到逆变领域随着实力强大的三菱西门康英飞凌等厂家在IGBT领域的加入使得IGBT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IGBT的开关速度及通流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这样就使得大功率的变频电源的制作得以实现

内容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还没有用户评论

推荐服务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举报
鹿演员发表于2019-12-18